区绿化局年度工作报告20xx年,区绿化市容局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市第十次党代会、十届市委四次全会和区第九次党代会和九届区委六次全会精神,以“常态长效,永争一流”为目标,以“党建为引领,管理在XX县区,服务在街道,自治在社区”为统领,健全完善“快速反应、便捷操作、高效运行”的XX县区管理扁平化模式,狠抓落实、狠抓推进,做到管理不松懈、标准不降低、问题少回潮,圆满完成全国文明XX县区复检迎检工作,获得20xx年xx市市容环境卫生状况社会公众满意度测评上半年全市唯一一个“优秀区”的称号。一、20xx工作完成情况(一)精心组织按时保质,全力推进政府实事和重点工作1、政府实事——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作为全市唯一整区域推进的行政区,今年完成了6个菜场、50个机关企事业单位、38所学校、2座公园、249处居民区的分类收集工作。在xx区市政市容联席会议办公室下成立了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小组(简称“分减小组”),制定并印发《2013年xx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实施方案》。分类设施设备招标程序于4月底启动实施。各个街道共计开展了74余场宣传培训活动,活动包括户外设摊宣传、垃圾分类专题知识讲座、动员大会、垃圾处置厂参观、资源回收换物等。并在《静安时报》上开设了垃圾分类专栏。在拟定xx区干湿垃圾日常分类绿色账户激励试点方案的基础上,8月起,xx区在万航公寓、沁园邨小区、三义坊、古柏小区、向新小区5个小区1400余户居民中首批试点运行“干、湿分类”激励机制,组织开展了资源回收日活动,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积点奖励”,逐步探索形成以“绿色账户”为主要载体的生活垃圾分类激励机制。全区每个居委会、学校以及涉及单位将于10月底完成网上“绿色账户”的注册工作。2、重点工作——市政市容指挥中心建设区发改委批复立项后,按规定进行公开招投标。年初制定区市政市容管理指挥中心平台项目建设计划,确定各阶段目标,第1页共7页严格按照计划有序开展工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整体项目于11月通过验收并试运行。(二)调整机制重心下移,深化管理体制创新在去年开展联勤联动的基础上,今年通过对街道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所原有职能、岗位的调整,将原市容所的职能从四大项扩充为九大项,强化市容所“小平台”、街道“中平台”、联席会议“大平台”的融合衔接。通过“做实做强”街道市容所,调整优化市容所职责,将工作重点向基层倾斜、加强市容所与渣土管理、市容景观等专业所之间的协作,强化发现、处置、反馈等诸多环节的衔接,通过规范、完善各环节之间衔接的流程,缩短各事件、部件解决的时间,合理调配资源,使街道市容所真正发挥派出机构的作用,切实做到管理前置、执法跟进、后续反馈环环相扣,连贯衔接,实现“将常态工作在基层做好,将易发生的问题在基层迅速解决”的管理目标。截止10月10日,各街道市容所共巡查发现景观广告类问题295件,移送295件,整改165件;巡查发现渣土管理类问题234件,移送234件,整改219件。(三)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完成系统各项工作1、市容管理(1)按照市“特定区域”(即菜市场、医院、学校、地铁出入口周边和旧式小区及周边等区域)环境治理工作的统一安排,制订了“特定区域”市容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在全面梳理“特定区域”无序设摊、跨门营业、车辆乱停放、暴露垃圾以及“五乱”(乱刻画、乱涂写、乱张贴、乱悬挂和乱发小广告)等难点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常态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巡查治理与日常固守相结合,专业管理与社会参与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整治了新镇宁集市周边、地铁2号线静安寺出入口、安乐坊居民区等三处区域。(2)加强对责任区的管理,以第一时间发现各类市容环境问题为目标,从平面到立面,从道路到小区,形成全方位、全覆盖的立体巡查发现机制,将日常管理、执法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和优化门责管理工作内涵。锁定全区门责重点违章单位,通过各街道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在街道日常管理中,对重点第2页共7页违章单位进行复查验收,对连续2个月复查未通过的单位,退回相关街道重新进行申报、验收。特别是在东方书报亭的日常管理中,市容所将日常巡查中发现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