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页共15页蛋鸡育雏期的标准化饲养管理雏鸡是指0—6周龄的鸡,育成鸡指7—20周龄的鸡。0—20周龄的鸡也统称为后备鸡(又叫小鸡)。雏鸡的培育工作是养鸡业中艰巨的中心工作之一,它直接关系着后备鸡的生长发育、成活及将来的生产力和种用价值,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一、雏鸡的生理特点1、生长迅速、代谢旺盛。雏鸡阶段是鸡一生中生长最快的时期。因此,在饲养上要满足营养需要,在管理上要注意不断供给新鲜空气。2、调温能力差。雏鸡出壳后,全身着生的都是绒毛,御寒能力很差。因此,在育雏阶段,必须借助各种方法,创造条件、提供设备,为雏鸡提供较高的环境温度,以维持正常的代谢活动。3、消化机能差:幼雏的嗉囊和肌胃容积小,储存食物有限,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健全,需要供给营养全面、容易消化的饲料,特别是蛋白质饲料要充足。4、抗病力差:幼雏对各种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无自卫能力,很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在管理上要做到定期接种疫苗,搞好卫生消毒工作,第2页共15页第1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2页共15页严格控制病原的传播。5、雏鸡胆小,和群性强:雏鸡对外界环境的各种刺激敏感性极强。舍内各种音响和噪声以及各种新奇的颜色或生人进入,都可能引起鸡群骚乱,影响生长发育。所以,育雏舍应保持安静的环境。二、雏鸡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在育雏阶段的环境条件中,需要满足雏鸡对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光照、密度和卫生等条件的需要。(一)温度温度是培育雏鸡的首要环境条件,温度控制得好坏直接影响育雏效果。观察温度是否适宜,除看温度计外(注意:温度计要挂在鸡活动区域里,高度与鸡头水平),主要看雏鸡的表现。当雏鸡在笼内(或地面、网上)均匀分布,活动正常,采食、饮水适中时,则表示温度适宜;当雏鸡远离热源,两翅张开,卧地不起,张口喘气,采食减少,饮水增加,则表示温度高,应设法降温;当雏鸡紧靠热源,砌堆挤压,吱吱叫,则为温度低,应加温。不同育雏方式的育雏温度要求详见下表。进入6周龄,开始训练脱温,以便转群后雏鸡能够适应育成舍的温度,当发现鸡群体质较差,体重不足时,应适当推迟脱温的时间。第3页共15页第2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3页共15页建议的育雏温度日龄(天)育雏温度(℃)笼育平育232273—631257—13302414—20272421—272422282120注:表中温度是指雏鸡活动区域内鸡头水平高度的温度。近年来养鸡户广泛采用高温育雏。所谓“高温育雏”,就是在1—2周龄采用比常规育雏温度高2℃左右的给温规定。即第1周龄33—34℃,第2周龄30—32℃(常规育雏温度:第1周30—32℃,第3周29—30℃)。实践证明,高温育雏能有效地控制雏鸡白痢病的发生和蔓延,对提高雏鸡成活率效果明显。(二)相对湿度育雏要有合适的温湿度相结合,雏鸡才会感觉舒适,发育正常。一般育雏舍的相对湿度是:1—10日龄为60%—70%,10日龄以后为50%—60%。随着雏鸡日龄增长,至10日龄以后,呼吸量与排粪量也相应增加,室内容易潮湿,因此要注意通风,勤换垫料,经常保持室内第4页共15页第3页共15页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4页共15页干燥清洁。(三)通风换气通风换气的目的是排出室内污浊的空气,换进新鲜的空气,并调整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通风换气方法:选择晴暖无风的中午开窗换气或安装排风扇进行通风。空气的新鲜程度以人进入舍内感到较舒适,即不刺眼、不呛鼻、无过分臭味为宜。值得注意的是,不少鸡场为了保持育雏舍温度而忽略通风。结果是雏鸡体弱多病,死亡数增多,更有严重的是有的鸡场将取暖煤炉盖打开,企图达到提高室温的目的,结果造成煤气中毒事故,为了既保持室温,又有新鲜空气,可先提高室温,然后进行通风换气,但切忌过堂风、间隙风,以免雏鸡受寒感冒。(四)合理的密度饲养密度是指育雏舍内每平方米所容纳的雏鸡数。密度对于雏鸡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有很大影响。密度过大,生长则慢,发育不整齐,易感染疾病和发生恶癖,死亡数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