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6写作2017年高考1.【2017年高考北京卷】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①《根河之恋》里,鄂温克人从原有的生活方式走向了新生活,《平凡的世界》里也有类似的故事。请你从中选取一个例子,叙述情节,并作简要点评。要求:符合原著内容,条理清楚。②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之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来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③如果请你从《边城》里的翠翠、《红岩》里的江姐、《一件小事》里的人力车夫、《老人与海》里的桑提亚哥之中,选择一个人物,依据某个特定情境,为他(她)设计一尊雕像,你将怎样设计呢?要求: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答案】略【解析】试题分析:来的益处。第2题要求学生用一种花来比喻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中的一人,并依据原著简要陈述理由。考生首先要熟悉这几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最好选一种比较熟悉的花来比喻其中的某一个人,简述理由主要从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花的相似性的角度来分析。第3题要求学生选择题目中指定的一人,为他(她)设计一尊雕像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本题写作指向非常明确,要求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考生就可以以这些作为写作的主要内容。最好选自己熟悉的人物,这样才有话可说。考生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结合原著的内容,不能随意篡改原著的内容。【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名师点睛】“”“”微写作发端于微博,旨在一滴水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精准审题,以小见大,在180字内展现文字精雕细刻之美,是微写作的命题初衷。经过多次训练,考生对这一写作形式大多熟悉,但也“”“”“”容易形成套路写作。这就要求在审题和选材上下功夫。微中显个性,微中抒性灵,短小篇幅,窥得写作一斑,因此审题乃微写作斩获高分的第一要务。读题中圈定题干关键信息、核心话题、指定意象,审清题干中的写作要求,起笔直击题干中心,不在细枝末节上消磨耽误。微写作和名著阅读的结合已经是一个被广泛练习过的考查形式了。同时,本次微写作将六本必读名著分散到三个小题中由学生任选,可以说也是在为学生降低难度,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受深刻的名著与人物来进行写作。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与名著阅读的考点结合,今年的微写作在文体要求上显得比较模糊。学生更应该“”“有意识地明确每个题目的写作任务:简述情节并简要评论的介绍性文段应当以清晰明确为佳,以花”“”喻人并陈述理由的议论性文段应当以分析说理为主,描述雕像及其意图的抒情性文段,应致力于优美动人。2.【2017年高考北京卷】作文(5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①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等都需要纽带。“”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②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达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答案】说纽带“”纽带有很多,血缘、地缘,共同的理想、经历、利益等,都可能构成纽带。小到人际间的往来,大到文明间的交融,纽带关系始终是无法割裂的,它也在历史的演进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数千年以来,文明间的融合让各自一荣俱荣。条条大路通罗马,当罗马帝国将地中海包揽为内”湖的时候,欧洲文明开始了第一次交融,同时也孕育出内在的多元性。当大汉使者张骞第一次踏上西域的土地时,中华文明的影响力也开始超越中原,在中亚、西亚乃至更开阔的世界舞台上发挥影响力。即使如东晋十六国、蒙元时期,客观上也起到了通联诸国、各民族文化交融的作用。更不必说,郑和的船队驶向浩瀚无际的大海,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