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5页编号:_____社区组长孝老爱亲事迹材料学校: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年___月___日(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社区组长孝老爱亲事迹材料百善孝为先,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今社会,赡养老人却是一个社会问题。不是请人就是给钱,甚至送敬老院,这是大多数子女的做法,那种血缘亲情,那种自始自终毫无怨言、百般呵护为老人送终的传统,却离我们渐渐远去。但是继续坚持这种优良传统的人还是有的,就是其中的一位。非常爱她的母亲,因为她母亲的贤惠和孝顺,更因为她母亲的照顾和教育,在她很小的时候,她母亲就给她讲以孝为先,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故事,给她讲孝顺是每一个人应该具有的美德,一个有孝心的人,会和邻里关系融洽,同事关系和睦,会给人一种亲近感,信任感。是家中的老五,(人爱把最小的叫老幺),上面有大姐,二姐、三哥、四姐,因为哥哥、姐姐结婚后,都住在外面了,从小都跟母亲亲,看父母年岁大了,哥姐们不在父母身边,决定成家后跟父母同住,好方便照顾父母。1996年的母亲因食不下咽,到医院检查,查出食道癌早期。当着母亲的面,医生没告诉她实情,只身到医院检查的母亲拿回一张单子说医生喊家属去,难以掩饰的痛苦印在她母亲沧桑的脸上,母亲心里隐约有些不祥的预感。知道实情的要求医生跟她一道瞒着母亲。想到以前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自己,因为经济不太宽裕,父亲把钱又看得很紧,在寒冬腊月,她母亲每天早上捡贾本友家里熬骨头倒出来的煤炭渣,俗称“二煤炭”,以一毛钱一斤卖给李万富烤火,赚来的钱给作零花钱,因为临近高考,每晚她母亲吃饭吃得很晚,为的就是给幺女放晚自习回来有口热饭吃。一想到平常母亲对自己的关爱,袁作区毅然辞去工薪不错的工作,回家全心全意照顾父母的生活起居。因为离医院比较近,不住院费用低些(那时还没有新农合的医保制度),她母亲就没住院。放疗室人多每天要排号,早上四五点钟就起床煮早饭,吃完饭然后陪她母亲去医院检查,放疗。她时时安慰母亲,给她说只是得了溃疡,慢慢会好的,同一放射科病人不自觉说漏了嘴的话,马上给已听到话的母亲说:“妈,您别担心,您的病跟他们不一样,您是在用先进和科技给您治疗,意思大致跟他们一样,先杀菌后修复,这样好得快些。”没有上过一天学但精明的母亲在女儿再三第2页共5页安慰并善意的欺骗下竟信任了女儿的话,以为自己不是癌症,只是一般的溃疡,心情舒服,没有负担,在医生的共同医治下,她母亲竟医好了。在她母亲生病期间,每天按时给母亲吃药,带她到医院配合放射治疗,给母亲弄点她喜爱吃的小菜,熬点汤补补身子,天天陪在母亲身边,一同回想儿时母亲对自己的关爱。那时她母亲在女儿精心照顾下,容光焕发,逢人便夸自己有一个非常孝顺的女儿。1998年底,结婚后生有一女,一家人和和美美,母亲帮着带外孙女,夫妻就在打工,生活渐渐好起来。平常工和在家照顾父母和小孩,感觉生活幸福美满,不幸的是她母亲在XX年因亲孙子离家出走,二女又闹离婚,怄气伤身,旧病复发而去逝了。失去心心相念尊敬的母亲,曾一度忧郁成疾,责备自己没有照顾好母亲,想起母亲慈爱的面容,常使她暗下决心,今后一定要好好照顾年迈的父亲,不能留下“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的父亲年纪大了,身体健康一天比一天差,因为大姐长年有心脏病,引发脑血栓,半身不遂,住院时还天天给大姐送饭,二姐是正式职工不太好天天请假,哥哥做生意,四姐下岗后在一家服装厂打工,从早上8:00上班,到晚上9:00才下班,不去就没工资,大家都抽不出身照顾老父亲,因此照顾父亲的重担又再一次压在了的身上。XX的年四月,父亲因胃出血第一次住进了医院,一边照顾住院的父亲,一边还给上学校的女儿辅导学习,还要买菜做饭,忙得像个陀螺转个不停,好不容易父亲出院了,刚喘了一口气,XX年底,老父亲突然喊腿痛,走不得了,到医院作了一个全身检查,才知父亲心脏严重钙化,两尖半瓣,三尖半瓣反流,腰椎盘突出,胸椎间盘突出,脊椎成“S”型,骨质疏松,双腿老年骨质退化,血压高,脑血管硬化,而且风湿严重,上次骨出血后一直没离药,这次住院期间,给她父亲端屎倒尿,每天给他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