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脚手架施工方案亠、总述: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高层商住楼,地下一层,地上建筑十八层,层高3米,总高度为58.8米。六七单元在3米、21米、39米处设置工字钢挑架,3米以下采用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八九单元在9米、27米、45米处设置工字钢挑架,9米以下采用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悬挑脚手架简介: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是为适应高层建筑的需要做到简单轻便、装拆容易、多次周转、节约材料、方便操作、牢固稳定,在设计荷载下使用不变形、不倾晃,满足正常施工操作、人员行走、材料堆放的要求。该项技术已在许多地区高层建筑施工中普遍使用,为达到安全使用等目的,特编制本施工方案。2、编制依据:xxxx二期施工图纸;《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二、架子搭设方案:1、材料要求:⑴挑架采用工16型槽钢,质量必须满足现行型钢技术规定。2⑵钢管采用申48x3.5焊接钢管,质量必须满足现行钢管技术规定标注[GB-700-SS,3#镇静钢],不得使用锈蚀严重(斑点、剥皮)、弯曲、开裂的钢管。扣件采用可锻铸铁制造的标准机件:其机械性能符合《可锻铸铁分类及技术条件》(GB-978-67)规定KT33-S技术标准。扣件的附件(T形螺栓、螺母、垫圈)采用材料符合《碳素结构钢》(GB700-79)中A3规定:扣件不能有裂纹、气孔、疏松、砂眼、夹灰等铸造缺陷,钢管和扣件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检验单,扣件与钢管的吻合面要接触良好,螺栓不得滑丝,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大距离小于6mm,必要时进行抗滑移试验。⑶脚手板采用杉木或松木制作,脚手板厚度不应小于5cm,两端各设直径为4mm的镀锌钢丝箍两道。⑷安全网:栏杆围网选用合格的聚氯乙烯编织的1.8x6m的密目式安全立网,安全网应为不小于2000目/100cm2的密目式绿色围护立网。2、架子方案框架:根据本工程、项目部总体安排及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公司文明工地建设有关要求,决定六七单元在3米、21米、39米处设置工字钢挑架,3米以下采用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八九单元在9米、27米、45米处设置工字钢挑架,9米以下采用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落地式双排钢管脚手架待基础回填完毕作好外架基础场地硬化后从室外地坪开始搭设。3、架子基础:落地架从散水开始搭设。先浇筑散水垫层,作为架体立杆基础,宽度为32DDD2DDDDDDDD2DDDD2DD2DDDDDDDDDDDDDDDDDDDDDDDD2DDDDDDDD架体外250伽。散水垫层上预留40mm厚面层,待外架拆除后罩面施工。立杆下垫200mm宽,50mm厚木板作为架体基座。架体外设排水沟,以免雨水浸泡。具体作法如下图:4、架体搭设:(1)立杆:立杆选用3~3.4m、4~4.2m、5.6~6m三种规格的钢管纵向排列布置。立杆接长采用对接扣件。主立杆要求垂直度偏差不大于全高的1/400,脚手架设纵横向扫地杆,纵横向扫地杆设在距基础上平面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设在纵向扫地杆下面,并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2)水平杆:脚手架步距一到三层1500,三层以上1800,从±0.000向上排列。距基础200m处设扫地杆。纵向水平杆设在立杆内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横向水平杆固定在大横杆下面的立杆上。水平4杆在转角处必须交圈(形成井字形结构);其余横向水平杆位于大横杆上,以纵向水平杆做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连接牢固。纵向水平杆必须选用三种不同长度的钢管交错布置,并满足相邻两接头不在同步同跨内。不同步、不同跨,两个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伽。横向水平杆在立杆外露100mm,设在距立杆100mm的范围内,并不得拆除。横向水平杆必须用两个直角扣件牢固地扣在纵向水平杆上。靠墙一端外伸长度为杆件端头距建筑物保持50mm的距离。阳台、空调板转角处架体距建筑物空隙过大处,视具体情况增加立杆,横向水平杆的长度相应增长率长,以满足架体需用要为度。作业层的横向水平杆应根据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3)剪刀撑:剪刀撑按立面图布置,每组跨越立杆根数在5〜7根之间,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杆件接长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并用不少于二个转角扣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