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人口、城市与交通【考点精要】考点一人口的变化1.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1)从特征上区分:现代型是三低,传统型是高低高,原始型是高高低,一定要记牢。(2)从数值上区分: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均在4℅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以下;传统型出生率一般在3℅左右,死亡率在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现代型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在1℅左右,自然增长率在1℅左右及以下。(3)我国的人口增长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出生率急剧下降,目前人口增长模式已属现代型,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然很多。2.人口问题(1)人口问题的成因: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人口增长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人口增长的数量、结构各有特点,导致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不同。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影响及对策如下所示:注意:人口问题可从人口老龄化问题和年轻化对社会的影响两方面分析。人口老龄化并非人口再生产的倒退,而是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①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已较低,但由于我国的人口基数较大,年增加人口总数仍较多,与发达国家现代型人口模式劳动力不足不同的是,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仍存在下岗、失业等社会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属“未富先老”,和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有着很大的区别,今后应加强社会养老体系的建设;人口素质相对较低、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贫困人口较多等也是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人口问题。②我国的人口政策: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3.人口迁移及影响因素(1)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源和自然资源等自然要素及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教育等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人口迁移是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情况下产生的,分析时要结合具体情形在众多因素中找出主导因素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2)人口迁移的影响,可从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入手,并分别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方面来进行分析。有利影响不利影响迁入地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大量人口迁入,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迁出地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出可缓解当地人地矛盾;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人口迁出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考点二城市1.正确区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1)城市化水平不同: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一般在70℅以上,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多在50℅以下。(2)城市化速度不同:发达国家较缓慢,甚至停滞,发展中国家较快。(3)所处城市化阶段不同:发达国家处在后期阶段,发展中国家多处在加速阶段。(4)产业结构不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多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多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5)发展趋势不同:发达国家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发展中国家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象。2.城市功能区的判断方法城市基本功能区包括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判断功能分区的方法有三种:第一,根据数据判断,商业区占地面积小,人口密度大;住宅区占地面积大;工业区占地面积中等。第二,根据分布判断,商业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住宅区位于城市中间位置,工业区于城市外围。第三,根据特点判断,商业区高楼林立;工业区交通方便、有污染;住宅区高级和低级分化明显等。在合理布置功能区时要考虑很多因素,在合理协调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如下图)。3.地租等值线的判读(1)如果只考虑与市中心的距离,地租等值线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