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武:建和谐社会最大挑战是建立社保体系陈志武先生是美国著名华裔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终身教授。2000年,一项颇得全球经济学家首肯的世界经济学家排名出炉,在前1000名经济学家中,有19人来自中国,陈志武教授的排名是第202位。虽然常年身在美国,但陈志武一直关心中国的经济发展,对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颇有独到之处。就中国政府提出科学发展观以及建立和谐社会这个话题,人民网驻美国记者唐勇日前对陈志武进行了独家采访。记者。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美国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实现“以人为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陈志武。美国社会历来以人为本,其发展方针包含几个基本原则。第一、美国的整个发展过程是以市场为主导,以此实现以人为本。由市场来决定应该发展什么、哪里是发展重点、人们的需要到底是什么等等。从市场供求的基本规律来看,其核心的内容是了解人们(即市场)的需求,了解市场的需求其实就是了解老百姓的需求,不管是核心的需要还是相对次要的需要,都如此。市场根据老百姓的需求去生产、去制造、去销售,满足了老百姓的利益,而了解了市场需求的人也就获得了相应的利润。第二、按照美国经验,“以人为本”经济发展观首先是要让每个人“有所有”(ownership)。在中国实现“以人为本”的最根本基础也应该是让私人拥有更多的产权,让每个中国人都“有所有”。个人产权是以人为本的“本”,如果没有这个“本”,其它都无从谈起。让个人拥有属于他自己的产权,让私人产权的空间达到最大,为每个人的人格尊严提供最起码的产权保障,这些是“以人为本”的核心内容。只有这样,人们才有自己的尊严,才有自己的生活空间,才有自己的自由度。如果人们不能拥有自己的财产,那么就没有以人为本的可能了,就变成“以官为本”或者“以行政权力为本”了。记者。在这方面,美国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陈志武。美国的经验就是两条,第一、让市场去了解人们的核心需求,根据人们的核心需求相应地去生产制造他们需要的东西。从今天中国的现状来看,也证明了美国的经验是正确第1页共5页的。不要人为地去干涉市场活动,要由市场去了解人们到底需要什么,让市场去满足他们的需要。第二、人们自己最了解自己的需要,也最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他们需要自己的尊严和生活空间,要获得这些保障就是让每一个人拥有自己的私有财产,同时私有财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以市场为主导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前苏联、中国、东欧一些国家过去的经验证明,人为地去设计、计划出来的发展往往导致糟糕的结局。而美国、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市场主导型经济则带给他们老百姓以最大的富足和和谐的社会。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当年计划经济的失败则证明,真正的科学发展观是以市场为主导的发展观。如果不是以市场交易为基础而是人为地强行介入,那反而只能扭曲社会的和谐,这种扭曲让部分人占便宜,让另一部分人牺牲很大。当牺牲和占便宜的情况越来越恶化,越来越极端了以后,会导致一个不和谐的社会。这是美国整个经验的一个总结。记者。美国是如何实现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的。陈志武。要使经济社会得到综合发展,按照美国的经验,最理想的方式还是要以市场为主导。市场似乎只是跟经济发展有关系,怎么会跟综合发展、文化发展有关呢。美国诸如慈善、宗教、文化、博物馆等领域,要么是靠非盈利的捐献来运作,要么是由盈利的公司来运作,如迪斯尼、时代华纳等,他们做出了一个庞大的文化市场,发行了大量的唱片、电影、出版物等,这些企业也跟其他企业一样,一旦市场化以后,这些企业和企业家就有激励去了解人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产品,根据需要推出相应的文化产品。在文化发展方面,美国的经验是由市场去了解发现市场对文化的需求是什么。在经济发展上升以后,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自然会上升。如果给市场充分的发展空间的话,美国实践证明,这些文化的需求、文化的进步甚至政治的发展都会相应地跟上来,不过,所有这一切的核心还是市场。美国的经验是,要实现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让老百姓的直接参政、议政是很重要的方面,同时,政府决策要程序化和透明化,不然,政治文明不可能进步。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