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国演义读后感三国演义读后感(集合15篇)仔细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三国演义读后感1每当拿起《三国演义》这本书时,我忽然思绪万千,当我翻开这本书时,我好像陷入历史的漩涡。第1页共45页曹操的奸诈,刘备的真诚,诸葛亮的才智,周瑜的气量狭小,孙权的冷静,驰聘在三国故事里,每个人物都有他的特点,细细品尝三国演义,这便是一大乐趣。我认为智恒久能战胜勇,匹夫之勇是不行能战胜宏大的才智的,例如孙刘联军仅凭少量人马,利用火攻战胜了实力雄厚的曹操,缔造了赤壁之战这一宏大的战役,从而扭转成三分天下的局势,当然,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我最看不起的人就是刘禅了,他身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刘备的嫡传子孙,整日玩乐,不理朝政,从而把刘张关辛辛苦苦打来的国家第2页共45页葬送,还上演了一场负荆请罪的笑话,被天下人嘲讽。空有一身武艺而不没有才智,必定会吃大亏,甚至把命葬送。吕布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号称三国中的单挑之王,可是这有什么用呢?他被王允巧用美人计,玩弄于股掌之间,而他却毫不知情,从而杀了他的义父董卓,后又在与曹操的周旋中,因不听信谋士的计策,而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从而证明了上述的结论。我认为在三国中最有智谋的就是魏国了,曹操的奸诈,司马懿的用兵如神使魏国的军事实力特别强大。再说蜀国,令人先想到的就是诸葛亮了,他过人的才智,对兵法的娴熟,无不使后人佩服,还有庞第3页共45页统、姜维、徐蔗等一些人物,再加上刘备的仁厚,注意民心,蜀国没有刘禅的话,我信任最终统一三国的必定是蜀国。再转到吴国,算得上有谋略的,应当就是周瑜了,惋惜周瑜的气量狭小,太过于嫉妒,孙权是个很不错的统治者,能与其同日而语的只有曹操和刘备。假如不看到最终,我们很难得知最终统一三国的国家,历史是难以捉摸的,三国时期硝烟四起,改变万千的故事使人惋惜,使人兴奋,使人难受.......三国演义读后感2在这一星期内我又读了一遍《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我国第4页共45页最早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体表现了统治者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这本书的作者是罗贯中,别名湖海散人。元末明初闻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主要讲的是东汉末年(公元220年—280年),天下大乱,群起并起,争霸天下。该剧以吴、蜀、魏三国争斗为主线,描述了各个政治集团为称霸而进行的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外交的斗争《三国演义》描写了公元184年到280年间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故事,始于黄巾起义,止于西晋统一。全书以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为中心人物,又贯穿了群众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把蜀汉当作魏蜀吴之间冲突第5页共45页的主导方面,集中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军事的、政治的、外交的种种斗争。通过这些斗争,作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腐朽和黑暗,指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他们对统治集团的爱憎与向背,以及他们反对斗争割据,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冲突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其中我最喜爱的人物是诸葛亮,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汉末第6页共45页徐州琅邪郡阳都县人,后被刘备请出,成为了蜀国的丞相。因为在《草船借箭》这件事能看出诸葛亮的聪慧和机灵。因为在当时孙刘联合应付曹操周瑜因为嫉妒诸葛亮就设下陷阱说;'让诸葛亮在10天之内制造十万多只箭否则就把诸葛亮杀了'。于是就向曹操借箭因为河上有雾所以曹操就吩咐将士放箭。诸葛亮的到箭后使周瑜特别愤怒。这就是诸葛亮机灵、英勇、特别聪慧,不为小事而计较所以我钦佩他以后我也要像他一样机灵、英勇部位小事而计较。三国演义读后感3当我翻开崭新的书页,罗贯中呕心沥血谱写的绚丽文化尽数呈现第7页共45页在我的眼前;当我合上书页,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将接着着他们的传奇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