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主题班会内容体系构建探究【摘要】通过对高中三个年级主题班会的研究,根据高中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需求,把握每个阶段高中生面临的主要发展任务,以主题班会为载体,有计划、有重点地通过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为高中主题班会明确目标、理清思路、完善内容。【关键词】主题班会内容体系实践策略【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9-0155-02主题班会是在班主任指导下,以班级为单位组织的全班学生的会议或活动,是班主任对学生、班级进行组织管理、指导和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民主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普通高中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如何让主题班会不是流于形式,而是要将主题班会作为一种有效引导是班主任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一普通高中主题班会内容体系的整体构想主题班会内容的选取阶段,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班级存在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班会主题,也就是要明确这堂主题班会课究竟要干什幺。主题的确定是基于对班级存在的教育问题、学生成长和发展中问题的分析所作出的判断。所以,主题选取的过程有两个基本方向:一方面,干预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问题;另一方面,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就是说主题班会可以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也可以是针对某一发展阶段的常规教育。面对学生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问题而进行的教育不是由单一的某项活动就能解决的,往往要通过不断地强化教育,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才能解决问题。主题班会内容的体系化就是把主题班会教育作为高中生日常教育、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途径和主要阵地,实现对高中生有计划、有系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提高,将各教育主题联系、组合成一个整体或系统,来解决班级或者学生个体出现的问题。主题班会内容的体系化就是对主题班会的准备、实施等环节予以制度化,是要求主题班会活动的开展有教育计划和整体安排。二高一主题班会内容及目标高一上学期学生由于刚刚进入高中,心理特征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特点,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中,面临着初高中知识结构的过渡、思维转换的问题;在环境上,要适应新教师、新同学、新的管理氛围;寄宿的学生离开父母住在学校面临着心理断乳;在学生身心发展中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化阶段,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高一年级主题班会内容构建的第一个重点是适应性教育。首先是学习方式、学习策略的调整和适应。要尽快让高一学生了解并掌握高中学科教学的特点,改变原有的学习方式和节奏,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形成适合自己的独特学习风格。其次是对教师教学风格和教师个性的适应,要防止师生因适应期缺少相互了解而出现不必要的矛盾,因此影响学生学习态度和效率,造成一开始就产生厌学情绪。最后是对生活上的适应,如饭菜的口味发生了变化,对于从没有离开父母的寄宿生来说住在集体宿舍是否能够适应等。第二个重点是避免学习焦虑急躁情绪。经过了中考的遴选,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都是成绩相当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都是班级的优秀学生,是同学们羡慕、老师关注的对象,到了高中他们的优势就不再那幺明显,难免产生心理上的焦虑。高一学生的心理状况是班主任应该尤为关注的,因为它决定着学生是否能适应高中生活,决定着学生能否拥有一个良好的高中学习心理起点,甚至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趋势并影响着他们性格和价值观念的形成。班主任如果不抓住高一入学的关键时期进行系列的教育,那幺一学期下来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高一班主任对学生的厌学情绪不理解,就会对学生产生强烈厌烦情绪,甚至整个工作状态都受到影响。其实有时候学生消极的状态,其背后隐藏着学生心理演化的过程。教师不能忽视学生的安全、爱与归属、自尊的基本心理需求,如果教师看透了学生的心理本质,帮助高一新生积极应对入学后的困难,就可以减少高一新生的挫败体验。根据以上分析,高一主题班会的内容构建应以解决高一学生出现的问题为目标,合理构建主题班会的内容,并对主题班会的目标进行分解。三高二主题班会内容及目标通过高中一年的学习和生活,学生在学习成绩上会出现明显的层次分化。对成绩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