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乌塔》读后感《乌塔》读后感(精选15篇)读完一本书以后,信任大家的视野肯定开拓了不少,须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乌塔》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乌塔》读后感1这是讲解并描述一位14岁的小女孩就能独自一个人游历欧洲的故事。我被她这种独立自主,酷爱生活的精神所折服。第1页共33页读了这片文章,我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10几岁的孩子不能独立?莫非“平安”就是对孩子全部的爱?我的答案是中国的孩子好比是一群小鸟,渴望着自由翱翔,可家长们总怕我们有这样那样的危急,于是就把我们“囚禁”在“鸟笼”之中,就像中国老话说的“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就像是我,我现在的衣服全都是妈妈在整理,每次在我写作业的时候都能望见妈妈劳碌的身影,洗衣服、做饭、整理屋子、换洗被褥都是妈妈一个人来完成的。记得上次我望见过一则新闻,说有一位名牌高校的高材生,因为第2页共33页自身的生活自理实力太差,自己的衣服、被子就连书包也不会整理,就这样甚至被学校退了学。我曾经听说过这样的名言:“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宽。”也听过:“世界上最坚毅的人就是独立的人。”我觉得乌塔是幸运的,也是华蜜的,她既有丰富的学问,又能亲自去实践。利用自己广博的学识,亲自品尝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我也是华蜜的,但却有缺憾,在我们这样相当的年纪里,我们的生活却相差甚远。在这里我想对同龄的挚友们说:“请主动从父母溺爱的怀抱里走出来,熬炼自己独立生活的意志。”我也想对中国的父母说:第3页共33页“请给我们一片独立的蓝天,让爱更完备。让爱更充溢!”《乌塔》读后感2文章主要介绍了一个十二岁的小学生,独自一个人去国外长途旅行,还用自已挣的钱买礼物回家。想想我,真是自愧不如啊。我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就像温室中的花朵,碰不得,摸不得。有一次,我去洗碗,爸妈连声说不行。在我一再恳求下,他们答应了我。当时我别提有多快乐了。可是在洗碗时,我一连打了几个碗爸妈听到声音,跑过来,忙问我伤到了没有。我想拿扫把来扫玻璃,妈妈抢过扫把,说:“别把脚伤着了,我来扫吧。”第4页共33页我真不明白,家长为什么只在温室里培育孩子,为什么把生活中熬炼的机会拒之门外呢?假如将来我们走向社会,会怎样样呢?能够承受住挫折,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吗?乌塔一个人独自去一个生疏的国家旅行。为什么我们中国小孩不能这样做呢?是因为我们中国小孩没有这个本领吗?不,是因为家长不愿放我们翱翔。假如我们从来都没有尝试过,怎样能明白我们生活本领和自理本领的程度呢?受过风吹雨打的花朵才能在不一样的环境下生长。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期望像乌塔一样,英勇地应对挑战,也想一第5页共33页个人去经风雨见世面,做一个独立本领强的人。《乌塔》读后感3最近,我们学完了第七单元。其中《乌塔》这篇课文使我记忆犹新。课文中主要讲了一个名叫乌塔的14岁德国女孩独自一人周游欧洲的故事。乌塔做事非常周全,用了足足三年的时间打算旅行。她还很英勇,很热忱她拥有的很多品质都是我们身上欠缺的。在中国,父母都很疼爱儿女,使他们犹如弱小的花蕊,藏在绿叶中养尊处优。同样是家中的珍宝,中国父母让孩子待在家里,乌塔的第6页共33页父母却放手让乌塔自由翱翔。其实,过度溺爱对我们的成长有弊无利。比起乌塔,我们该惭愧。相仿的年龄,却有着大不相同的地方。我们像温室中的花朵,虽看着富丽堂皇,却终究少了那么一丝坚韧的生命力。乌塔,她是开在原野的玫瑰。温室中的我们,到头没有平原上的玫瑰娇艳。她的自强,英勇,独立,都在我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我们去文具店买笔,见到店员阿姨都羞涩,更别说打招呼了。可是,乌塔还能镇静,神态自若地周游列国,在旅店遇到生疏人也会热忱地问好。这一点,我们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乌塔,你真是英勇,敢于周游欧洲;乌塔,你真是独立,张开双第7页共33页翅翱翔;乌塔,你真是聪慧,做事如此周全。而我们,却那样懦弱,胆小总怕这怕那我们应当学习乌塔,学习她的大方,爽朗,热忱,独立。海阔凭鱼游,天高任鸟飞。我们要懂得的还有许多。《乌塔》读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