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临场检验技术工作总结VIP免费

临场检验技术工作总结_第1页
1/20
临场检验技术工作总结_第2页
2/20
临场检验技术工作总结_第3页
3/20
第1页共20页编号:_____临场检验技术工作总结学校: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年___月___日(此文内容仅供参考,可自行修改)临场检验技术工作总结目录第一篇:康复治疗技术考试(相关专业知识_2.临场检验)第二篇:检验技术组工作总结第三篇:技术检验组XX年工作总结第四篇:主任检验师业务技术工作总结第五篇:技术检验部年终总结正文第一篇:康复治疗技术考试(相关专业知识_2.临场检验)相关专业知识二.临场检验第一章血液一般检查**1.血红蛋白(hb)测定(氢化高铁血红蛋白)a正常参考区间**①成年男性:120-160g/l②成年女性:110-150g/l③新生儿:170-200g/lb临场意义:**①血hb大致与红rbc意义相似,②血红蛋白准确贫血③血红蛋白与红细胞的增减不一定成正比2.红细胞(rbc)计数**a正常参考区间**①成年男性:(4.0-5.5)×1012/l②成年女性:(3.5.-5.5)×1012/l③新生儿:(6.0.5.-7.0.)×1012/lb临场意义:**ⅰ.生理变化:①新生儿红细胞比成人高,出生2周下降。②男性6-7岁时最低;25-30岁最高值,30岁后下降③女性在儿童上升;13-15岁达高值;以后与男性平③体力、运动员、寒冷、高原可增多。④妊娠期相对减少,称生理性贫血。ⅱ.病理性增多: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②机体长期缺氧,引起继发性红细胞增多(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甜性先天性心脏病等)③一时性增多(如烧伤、脱水〉,血液浓缩造成红细胞相对性增多,称假性红细胞增多症。ⅲ.病理性减少:①贫血红细胞均减少,程度不与贫血程度平行②急大失血后,血浆容量增加,血液稀释,红细胞减少。③白血病时红细胞也减少。3.白细胞(wbc)计数(显微镜计数法)a正常参考区间**①成人:第2页共20页(4-10)×109/l②儿童:(5-12)×109/l③新生儿:(15-20)×109/lb临床意义**ⅰ.生理性增加:初生儿、妊娠末期、分娩、经期、饭后、剧烈、冷水浴后、极度恐惧及痛苦等ⅱ.病理性增加:化脓性细菌(各种球菌的感染、中毒、急性出血、急性溶血、手术后、恶性肿瘤等。粒细胞性白细胞。ⅲ.①病理性减少:总数低于4×109/l称白细胞减少。传染、病毒感染、某些血液病、化学药品、放射损害、脾功能亢进。②白细胞总数的增多或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其次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数的改变也会引起白细胞总数的变化4.白细胞分数计数**a正常参考区间**①中性粒细胞(n)白(50-70%)绝(2-7×109/l)②嗜酸性粒细胞(e)(0.5-5%)绝(0.02-0.5×109/l)③嗜酸性粒细胞(b)(0-1%)绝(0-0.1×109/l)④淋巴细胞(l)(20-40%)绝(0.8-4×109/l)⑤单核细胞(m)(3-8%)绝(0.12-0.8×109/l)b临场意义**ⅰ.中性粒细胞增多:①成人与白细胞总数同时增高,见于各种化脓性细菌所致的急性感染②白喉、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如烧伤、大手术术后)、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以及白血病或恶性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ⅱ.中性粒细胞减少:①绝对值低于1.5x109/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x109/l称为粒细胞缺乏症。②见于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和原虫感染等;③再生障碍性第3页共20页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④射线、化学物质、药物等理化损伤。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某寄生虫疾病(可达10%或更多)、变态反应性疾病、某些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银屑病等)和恶性肿瘤。ⅳ.淋巴细胞增多:病毒感染性疾病;淋巴细胞恶性疾病;以及甲亢、婴儿佝偻病和营养不良等。ⅴ.淋巴细胞减少: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烷化剂等。ⅵ单核细胞增多:①细菌性心内膜炎、伤寒、活动性肺结核等感染,及疟疾、黑热病等原虫疾病②单核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等血液疾病。5.血小板(plt)计数**a正常参考区间:**(100-300)×109/lb临床意义:**ⅰ.①与止凝血机制有密切关系②血小板计数超过300×109/l增多;80×1009/l减少ⅱ.血小板减少:①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性血小板减少: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症、脾功能亢进、血栓性血小板减少、先天性或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大量出血等。②继发性巨核细胞减少性血小板减少:如骨髓发育不全或被异常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临场检验技术工作总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