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几点做法一、查字典习惯。新课标中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熟练掌握查字典的方法。考试题中会出填空练习,如果平日只做这类练习,那么无疑为纸上谈兵,学生查字典的能力不会提高,更不会有查字典的习惯。刚接这个班时,习惯带字典上学的只有二三人而已。反复强调之下,现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每天随身携带字典,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不认识或不会写的生字词,会马上拿出字典查阅。互相批改试卷、评阅作文时,也是字典不离手。在查字典过程中,包括我在内都受益匪浅。发现很多习惯读得字音并不正确,发现很多字是多音字,其中一些字音原来都不知道。二、增强学习的自觉性。语文书中的课文都是千锤百炼的好文章,细细阅读,深入挖掘,会有很大的收获。名篇名作的写作方法,表达方式这些是学习的重点。文章中的修辞方法,关联词语的使用,以及其他的句子练习、好词好句等,这些语文基础知识也可以从课文中学到。要掌握这些,不能仅局限于上课时听老师讲解、记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自己真实的感受,才是真正的读书。课前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需要明确告诉学生如何挖掘教材中的资源归为己用,如何模仿名家写作方法指导自己的作文。三、记笔记的习惯。小学阶段的语文课上,以师生对话为主,很少有学生自觉记录的。可是,如果不能通过倾听迅速找到重点内容,并能够在短时间内记录要点,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会很不利。找点时间读些小文章,请学生边听边记录,然后交流记录的内容,品评谁的记录更能够抓住重点。这个练习对提高记录能力很有效。当然,课堂上也要明确要求学生随时做笔记。现在初期实行,只记录在书上,也许以后可以设立个课堂记录本,经常进行记录本展评,激励记录的积极性并互相学习如何把握课堂重点内容。四、自我检查及纠错的能力。考试时应该仔细检查,不要做完考试卷就完事大吉。每次考试前,老师家长都会这样叮嘱学生。可是问题是,学生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检查,他们认为自己的答案很完美,至多有几处拿不准而已。所以,低年级的学生每次考试之后都很自豪地告诉家长:“我肯定考一百分。”所以,要培养学生有检查的能力并形成检查的习惯,在平日就必须进行相应训练。让学生批改试卷,在当小老师中逐步形成检查能力。批改他人试卷,本身就会比较认真,再加上比较有效的监督检查制度,还可以巩固知识,比单纯做练习效果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