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县域建设调研报告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省人民的奋斗,在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以及人口、环境和其他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由于历史和区位的原因,目前我省仍是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大省,财政穷省,经济总量不足、结构不优、效益不高、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仍很突出。XX省穷,主要穷在县,农民和城镇部分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压力很大,有些群众生活还很困难;发展环境不佳、市场化水平低,企业活力不足;财政收入满足不了刚性支出增长的需要,收支矛盾仍很突出。这一切决定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县(市),县域经济在广大农民的增收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县域经济发展的快慢直接关系着广大农村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进程。县一级是宏观与微观,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结合部,县域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着眼于解决我省经济结构性矛盾,调整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省委七届二次全会提出实施“县域突破”发展战略,自从党的*提出“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后,县域经济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显得愈发重要而迫切,成为XX省41个县(市)的首要任务。围绕县域突破,团的工作如何发挥作用,也成为十分重要而现实的课题。在努力形成城乡良性互动中发挥作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对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大意义。农村和城市是有机统一的整体。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通过促进城乡之间人力、市场、信息、产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自主自由交流与平等互利合作,既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又充分发挥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逐步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的良性互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农村的共青团工作,就农村抓农村,是没有前途和出路的。在*精神指引下,我们要把中央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在团的工作特别是农村团的工作中既第1页共5页作为指导工作的重要思路,更要积极进行实践,努力形成城乡共青团工作良性互动的新运行机制。要更加重视做好农村共青团工作,统筹安排城乡共青团工作,积极促进城乡青年在各方面实现良性互动,进而在团的工作实践中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在解放思想形成共谋发展的合力中发挥作用。共青团组织素有开风气之先的光荣传统,要通过在农村团员青年中掀起深入学习*精神的新高潮,带领他们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来激励广大农村青年,凝聚广大农村青年,引导他们增强责任意识、机遇意识,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农村小康建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引导农村青年按照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来塑造自己,依靠科技,面向市场,勤劳致富,合法致富,不断用先进生产力取代落后生产力,为推动农村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积极贡献力量。要通过农村青年增收成才这样的项目载体,通过创立各种青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来动员和凝聚青年,使他们学会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自觉参与农业产业化,以此推动农村经济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使共青团工作和农村青年为“双增”目标实现,推进“三农裂变”,加快城镇化进程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实施“县域突破”战略,统一思想认识是个长期艰苦的过程,青年组织要区分不同对象,因地因人制宜,帮助党委政府做好宣传发动,统一思想的工作,形成合力。在培育市场主体,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实现县域突破,关键在于工业突破。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的竞争力是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中坚力量,拥有在国内国际市场上有影响力的企业数量,反映了县域竞争力的水平高低。培育市场主体关键是提高企业经营者特别是企业家的素质。县域是企业家最缺乏的地方,已经严重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把企业家作为最稀缺的资源,营造企业家队伍,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