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报告2013年,我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贯彻十八大精神、争创新业绩”为主题,紧紧围绕镇委、镇政府中心工作,积极采取抓教育、抓活动、抓创建、抓基础、抓落实的工作方法,着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着力深化乡风文明建设,着力抓好文明创建,着力推动文化强镇建设,为全镇以优异的成绩响应党的十八大号召,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现将近几年来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城镇建设投入,促进城镇形象上档升级。近几年,投资5000多万元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完成了沔州桥和状元桥维修改造工程、污水处理厂主体建设工程及配套管网工程、街道维修与环卫绿化工程、供电增容和城网改造工程和东门街、全面升级改造、重建民族桥和民族路、社区建设、清风长廊建设、硬化了大小莲池环路及护坡建设、正在建设的仙监公路配套工程等。二是加大环卫设施投入。投资近200万元,购买垃圾清运车、清运电瓶车、洒水车、电动巡逻车、板车、各种类型垃圾箱以及正在建设垃圾压缩打包中转站等。通过大力度建设,基本上完善城镇配套工程建设,极大程度上改善了城镇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提升了城镇形象。二、突出创建实效,着力丰富创建载体。为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达到实效,镇委镇政府积极寻找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式与内容的最佳结合点,不断加强阵地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在全镇营造了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加大文化阵地建设。我镇通过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加大了文化阵地建设投入。全镇现有文化综合站1个,农家书屋11家,文化中心户10家。一是新建了文镇文化综合站。前年动工改建的镇综合文化站是一幢建筑面积为600余平方米独立的四层楼建筑。文化站一楼为孔子文化蜡像馆,二楼为书画展览馆,三楼是办公室和文物陈列室以及图书阅览室等,四楼为多功能会议室,文化站内设施齐全,为群众开展各种业务知识知识培训、第1页共4页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二是新建了农家书屋。11年以来,我镇在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下新建了五家农家书屋,文化局还为每个农家书屋配备了各种图书2000册,光碟20盘,目前我镇12个村全部开通了党员远程教育专线,实现了文化资源共享工程;三是加大体育设施建设。我镇在红莲广场配备了健身器材,同时为王河、上关、二羊、洲岭、南桥等村配备了篮球场、乒乓球场,王河村还新建了农民户外活动广场;四是积极开展文化中心户建设。2013年我镇文化中心户已达到10家,其中市级文化中心户2家,对比去年新增文化中心户2家。文化中心户的确定为广大群众提供了寓教于乐的活动场所,使农村传统文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弘扬,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积极开展文化活动。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镇委镇政府始终把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主要工作来抓,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活动:一是加大党员干部的学习教育。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积极开展“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干部”主题活动,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多次组织农村党员开展各种学习教育活动。在机关利用党委中心组学习活动,每月组织党委班子成员开展一次集中学习,每双周四晚全体机关干部开展集中学习;二是开展农民知识培训。坚持以人为本,以“文明入户、科技致富”为宗旨,利用文化站、文化中心户举办科技知识培训班对农民进行科技文化知识培训,开展送技术下乡,送文化下乡活动,使科学文明知识进入千家万户,提高农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去年以来,我镇共组织科技下乡活动10次,组织科技培训班5期,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开展公民道德思想教育。一是开展“四德”教育。充分发挥街道居委会的职能作用,着力培养居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在机关、学校、街道辖区内的重要位置设立“八荣八耻”宣传牌,在全镇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让广大群众真正懂得怎样做才是光荣,做什么最可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二是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以“热爱、崇尚文明”教育为主题,在学校、农村、社区开展各第2页共4页种先进典型评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