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教师发展中心2020-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英语学科教研训工作计划区教师发展中心2020-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英语学科教研训工作计划(2020年1月---2020年6月)一、学科关键问题分析(一)制定教学目标缺乏“素养”意识。常见问题有四:1.把“三维目标”简单的理解为“三类目标”。三维目标具有其内在的统一性,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整体。一些教师把“三维目标”简单的理解为“三类目标”,破坏了三维目标内在的统一性。2.教学目标制定得太宽泛,不够具体,不能保证教学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经常笼统地将某节课的教学目标概括为提升学生运用英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假大空”和“走过场”现象较为严重。3.教学目标制定模式化,一种模式适用于所有的阅读课。一些学校的电子备课多年来都是照搬网上多年前目标描述的方式,很少带有个人思考的调整和修改。4.只关注“语言知识”目标,弱化“思维能力”培养。大部分教师仍然把目标简单地定位于语言知识的学习,文本信息的简单获取,学生的学习停留于字词句的表层学习,忽视学生对信息的提炼、分析、概括和评价。(二)落实教学目标中“素养”不落地。常见问题有四:1.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不匹配,活动设计的目标指向性不明;2.教师不能很好地将学生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学习融入到探究主题意义的过程中,把“思维能力”的培养仅仅落实在教学的某一个环节或某一个问题设计,而不能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3.活动之间缺乏关联,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不在一条逻辑主线上,不能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梯度,导致学生会有一种跳跃感,不明白参加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4.教师的“教”替代学生的“学”,剥夺学生不断内化语言知识的机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形成形成个人的理解和判断。二、学科发展思路我区小学英语教研工作将以常态课堂教学改进为抓手,以分层分类教师培训为基础,以学校教研组建设为基石,以促进学生语言学习核心素养为目标,助推学校课程建设,提升区域教学质量。三、学科教研训路径(一)课堂教学:聚焦课堂,深入探究课堂教学改进,改善区域课堂生态1、基于文本解读和学情分析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让学生通过与情境的持续互动,在不断解决问题、创设意义的过程中形成核心素养”;2、以布卢姆的认知分层理论为基础,发展学生不同层级的思维能力,体现出外语学科“用语言做事情”的特点,同时将对情感价值、学习方法的培养隐含其中。3、增强活动设计的关联性和递进性以及与各个教学目标的匹配度。4、以中心省级重点课题《基于证据的区域课堂教学改进研究》入手,重点推进目标优化、活动优化、练习优化三个环节,真正实现课堂重心从“教”向“学”转移。教研训主题教研训策划教学目标指向核心素养活动形式:网络交流活动主题:结合案例的教学目标优化策略分享参加对象:各校教研组活动时间:三月上旬活动与目标的匹配1.教学活动设计指向教学目标:尤其是有关“思维”“评价”“分析”等目标的达成;2.清晰教学活动设计背后的教学理念:尤其关注在“语用”中获得文化体验,提升思维品质,形成学习能力;3.练习的设计指向目标达成:融词汇、句型等语言知识的巩固于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活动策划:以存在共性问题的“项目校”联校教研的方式,以“同题异构”的方式解决部分学校课堂教学瓶颈新问题。(三月份)交流反馈的有效展开1.变”教师主宰”为“学生主体”把教师与汇报学生之间的单向互动变为汇报学生与全体学生的互动;2.变“交流分享”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为“提问质疑”对他人的表演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对他人阐述的观点提出不同的想法;完善他人的汇报;对他人的交流提出疑问;或质疑别人观点,等等。活动策划:以“青年教师成长营”活动为抓手,以“同题异构”和“课例研究的方式”,基于课堂观察的数据分析和思考,进行现象梳理,策略提炼。(四月份)(二)教师培训:基于教师分层分类发展,开展赛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