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监管力度经验交流*市作为长吉经济一体化的中心城市,年初以来,我市在深化财政改革、培植财政税源、强化财税督查、加大财政监管、增加财政收入等方面狠下功夫,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年全市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3.1161亿元,比20*年增长39.9%;本级财政收入2.206亿元,比20*年增长33.6%。为加快我市经济发展、促进县域经济突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一、成立机构、强化财税督查工作我们*市委、市政府对财政工作高度重视,把财政监督检查工作及税收监管纳入了工作日程,市委、市政府决定在财政监督检查局的基础上,提升格次,成立财税督查局,确定为二级局单位,设局长一名,副局长2名,编制为20人,定为事业编制。成立财税督查局的目的:一是加大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和对税收征管质量的监督检查,防止税款跑、冒、滴、漏的现象发生。二是堵住截流财政收入的行为,一些行政事业单位收取的费用未全额上缴甚至未缴到财政预算外专户,擅自留用,造成财政收入流失。财税督查局具体职能:(1)代表市政府监督检查本辖区内国、地税征收缴库、行政事业性收费工作和执法情况,打击偷漏税行为;监督检查全市机关事业单位财务收支及执行财务制度、财税法律法规情况。(2)监督检查全市各项财政收入的征管和财政资金的分配、使用和效益情况;对全市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检查验证税收征管质量和财税政策执行情况。(3)监督检查本级财政系统内部所属单位执行财政政策和财务收支情况;监督检查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国有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的年度财务决算情况;对代征代缴机关的监督检查。(4)会同有关部门依法查处违反财经纪律和打击报复案件。我们财税督查局现有干部14人,其中,本科学历的6人,大专学历的8人,有会计师职称的6人,助理会计师职称的6人,其中国、地税各派一名懂业务的干部到财税督查局联合办公。因而,从组织上保证了财税督查工作的有效开展。二、深入实际、加大财政监管力度第1页共4页20*年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采取了具有一定针对性和可操作的具体工作措施,组织全体干部深入实际开展工作。一是摸清底数。我们首先对市国税局、市地税局20*年征税情况进行了调查,查清了实际完成的征税总额、缴纳单位和数额。然后,我们又到市计经局、市工商局、市外经局、市民营办进行调查,查实我市截止20*年4月末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招商引资企业、民营企业、个体工商业户的总数,作为税源的基础材料。通过调查,查清了底数,凿实了基础,为国、地税征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二是查补漏洞。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我们又把这个底数与20*年市国、地税实际征收的单位进行了对比,从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被漏掉了。如20*至20*年度我市十个单位建了职工集资住宅楼,我们对此进行了清查,发现除本单位职工居住外,对外销售楼房面积达76,000平方米,这部分面积出现了不动产营业税漏征现象,对此,我们联合税务机关进行了追缴,共追缴漏征营业税320万元。从而使税收过程中的跑、冒、滴、漏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为国地税征收任务的完成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三是严格把关。我们对退税核查、防洪基金的收缴等工作进行了全面的督查。我们在退税核查中做到了细致调查、认真审核、逐笔退税严格把关。如20*年在审核营城煤机厂营业税、城建税、教育附加税退税中发现,他们将收入滞后入账,本应20*年8月份入账的收入却推迟到20*年1月份,人为的调减了利润。因此,没有批准这笔18.6万元的退税款。在防洪基金收缴的督查中,我们发现历年防洪基金都没有全额上缴,对此,我们联合局水利基金办公室进行了清查和追缴,共清理历年尾欠防洪基金29.5万元,为今后防洪资金的征收奠定了基础。四是堵住截留。财政收入很大一块是行政事业性收费,按规定这块收费要全部上缴财政专户,然后由财政按比例回拨,实行收支“两条线”。但是,有些行政事业性收费单位把所收取的费用不全额上缴,甚至有的根本就一点不缴,留在自己单位。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采取了双向制约的办法,首先是在收费发票的使用上采取了定量制,每次只给一本,用完后要按发票上的收费数额全部上缴财政预算外账户,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