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教学设计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过程,掌握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形成等历史事件,理解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2.使学生掌握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包括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等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与变迁。3.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评价能力。4.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史料等分析工具,提高对历史事件的空间感知和时间观念。(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全球联系的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史料等,帮助学生形象地了解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3.设计对比分析、史料解读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的能力。4.结合现实问题,如全球化、国际关系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真相的欲望。2.使学生认识到全球联系的建立对各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树立国际合作、共赢发展的观念。3.通过学习世界格局的演变,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4.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引导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本章节将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国际视野,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二、学情分析针对本章节内容,学情分析如下:高一学生在学习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中,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掌握了历史事件的基本脉络。但在具体史实的理解、分析及评价方面,仍需加强。此外,学生对国际关系的认识较为肤浅,对历史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理解不足。在此基础上,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几点: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强化历史知识的系统化,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记忆和理解能力。3.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4.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降低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一)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过程及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及其背后的动力和原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2.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等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与变迁的内在逻辑。-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分析现实国际问题。(二)教学设想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史料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2.教学策略:-分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为小组,针对特定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情境教学: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增强学习体验。-对比分析法: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国际关系体系,引导学生发现历史发展的规律。3.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和考试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4.教学拓展:-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知识面,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组织学生参加历史知识竞赛、讲座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结合现实国际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全球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四、教学内容与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运用以下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1.提问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你们认为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是如何影响世界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