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锡盟县域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现状的调查一、县域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现状XX市位于XX省自治区中部,是一个拥有旗、县、市、个开发区,以草原畜牧业为主体经济的地区,县域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全盟的;草地面积万亩,占全盟的;总人口万人,占全盟的;农牧业人口万人,占全盟的;县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亿元,占全盟的。××年全盟实现县域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均县域国内生产总值产值元。年因连续受自然灾害影响,农牧民收入增长情况不稳,农牧民返贫现象严重,中低收入家庭户占到。(一)商业银行现行信贷管理体制削弱了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支持能力⒈县域国有商业银行在一级法人治理结构下,业务管理上实行了逐级授权授信管理,出于集约化经营和风险控制的需要,县级国有商业银行机构信贷权限很小,贷款投放大量集中于大中城市的大中型企业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上,对县域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大量减少。⒉商业银行在贷款营销市场上求稳怕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市场的发展。如实行贷款发放终身责任制,这种一味求稳和追求“零风险”的做法极大地影响了基层行和信贷人员开拓贷款业务的积极性。为了自身利益,基层行只得疏远贷款,重视存款,将能发放贷款的有效资金上存,导致基层行信贷萎缩,支持地方经济的力度弱化。贷款审批周期长、效率低,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⒊贷款条件相对较高,企业融资困难。全国统一的信用评级标准制约了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目前没有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使得相当一部分经营比较规范、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被排斥在贷款支持范围之外,导致贷款覆盖面过低。⒋合作金融支农后劲不足。农村信用社自身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历史包袱沉重,风险较大;资本金严重不足;服务方式、服务手段落后。这使得农村信用社在支农服务的广度上和深度上都难以发挥更大作用。第1页共6页⒌邮政储蓄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地区资金的紧张程度。以XX县区为例,截止××年末,全旗邮政储蓄存款余额已达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同比高出全旗金融机构储蓄存款个百分点。其存款的市场份额已占全旗金融机构储蓄存款总额的。邮政储蓄业务的不断扩张,导致地区资金的严重外流,地区可用资金减少,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而言,其问题不容忽视。(二)县域发展的诸多滞后性增添了金融部门对其支持的顾虑⒈县域经济发展的诸多滞后性增添了金融部门对其支持的顾虑。多数旗县为“农牧业小县、工业弱县、财政穷县”。首先,县域经济的规模小、市场窄、管理水平不高、科技含量低、有效担保总量不足。其次,县域经济具有低效性。高投入、低产出是传统农牧业的最大特点。再次,欠发达地区经济主体从事的大多仍然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仍以制造业及简单加工业为主,附加值低,难以引起金融业的关注。⒉县域部分企业信用状况不佳,影响银行业信贷资金投入。转制后,本来产权清晰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原因,生产经营和财务信息传递不规范、不真实,银行很难准确把握其信用度和还款能力,无法向其提供融资服务,使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严重短缺。⒊银行、地方政府缺乏沟通。政府认为银行是一个向地方经济提供信贷服务的经济部门,一味要求银行加大投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规划项目,而对治理信用环境和控制银行经营风险方面考虑的少,特别是保全信贷资产的要求很难被政府、企业接受;银行在经营上一味强调风险管理,以上级行授权有限和地方信用环境不好为由,缺乏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在这种条件下,双方都从各自的角度强调和维护自身的利益,缺乏必要的沟通和(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换位思考,最终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二、制约县域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涉农金融机构政策性调整的负面效应使金融支农服务弱化⒈农业银行战略的调整,导致其对农业的服务功能减弱。第2页共6页近几年来,包括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普遍进行了调整,推行集约化经营,分支机构普遍向中心城镇收缩,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商业化经营方向,信贷重心向大中城市倾斜。为了控制风险,在信贷管理权限上采取上收一级的管理办法,县及县以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