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抓好基层综治维稳工作的思考与建议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当前,XX县区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各类社会矛盾碰头叠加,社会治安压力增大。做好基层综治维稳工作,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就显得更为重要、更加迫切。一、理清思路,创新方法,使综治维稳工作“有路子”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这就要求我们要提前思考、超前谋划,按照自治区、市、旗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提出符合本地的工作思路,也就是说,综治工作我们重点要抓些什么工作。重点要解决一些什么问题。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办法。如何凸显自身工作的亮点、特色。各个时期要干一些什么样的工作等等。从而做到胸怀全局、做事不乱。对此,一要加强“学”。“刀不磨会生锈,人不学会落后”,只有思想上的保证,才能带动行动上的正确方向。不管工作有多忙,一定要挤出时间来加强对中央、自治区、市和旗里关于综治维稳工作政策的学习,准确把握精神实质,把思想统一到党委、政府的部署上来;二要善于“思”。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思考决定命运,决定你是失败还是成功。作为党的领导干部,要善于思考工作,这也是体现我们对工作的态度,对工作的责任心,对党、对群众是否负责的问题;也体现我们的能力和水平。三要着重“行”,也就是抓好落实。“行甚于言”、“说千句道万句,不如真正干实事”。要按照上级的安排部署,结合自身实际,抓好各项维稳工作措施、任务的落实,做到“多做贡献,少添麻烦”。二、整合力量,齐抓共管,使综治维稳工作“有人手”维护稳定,政法综治战线的领导干部是主力军,但仅仅靠政法综治部门的力量,是无法抓好的,必须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发挥各级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一是要切实落实好党政领导班子维护稳定的“一岗双责”;二是要落实好成员单位领导的维稳责任,充分发挥好第1页共17页他们在综治维稳专项工作中的作用;三是要落实好苏木镇“两个中心”(即政法综治工作中心和信访工作中心)和嘎查村(社区)“两个站”(即综治工作站和信访工作站)的维稳责任;四是要依靠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的力量,充分发挥他们人熟、地熟、有威望、群众认可的优势和影响力,积极动员他们参与到维稳工作中;五是要加强检查指导和督促,经常打招呼、提个醒,做到警钟长鸣、居安思危。三、健全机制,加强协调,使综治维稳工作“有制度”1、健全完善突出治安问题整治机制,坚持治安形势月分析制度,定期分析研究治安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反映突出、社会影响重大的治安问题及时开展整治,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2、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定期排查,及时将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大事不出苏木镇,小事不出嘎查村(社区)”。3、健全完善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减少事故的发生,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4、健全完善重大事项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机制,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通过系列制度的落实,从而获取充足的情报信息资料,不但了解和掌握了稳定形势,而且能够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把握先机,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不但推进工作的规范化,也推进工作的力度和成效。四、巩固基层,夯实基础,使综治维稳工作“有保障”“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建设,是进一步深化基层平安建设、巩固基层政权的有效抓手。许多重大恶性案(事)件的发生,追根溯源,就是基层基础薄弱;同时,一些地方的工作成效好,人民满意,也是靠切实抓好基础基础工作巩固的。近些年来,中央、自治区、市和旗里先后开展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体联动防范工程、平安建设等,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以此为载体,强化和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在这个方面,需加强和深化以下工作:一是加强苏木镇“两个中心”的建设,这是我们实施领导、管理、指挥、协调的平台,第2页共17页在解决好“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章可循”上下工夫;二是推进嘎查村(社区)“两个站”建设和群防群治组织建设,以此来构建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