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烟草企业引入问责制的实践与思考五篇对烟草企业引入问责制的实践与思考烟草企业推行问责制是一项全新的探索和实践,问责制的实行,一方面促进了企业干部职工思想观念和作风的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另一方面,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以及一些不尽完善的方面。本文拟结合烟草基层问责工作实践,就推行问责制取得的经验及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问责制作一些初步的总结和思考。一、推行行政问责制的主要措施和做法近年来,为进一步转变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执行力。XX县区局(公司)就推行行政问责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2008年至今,XX县区局(公司)进行行政问责事项8件,涉及单位和部门7个,给予问责处理27人次,免职2人次,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诫勉谈话25人次。对不作为、乱作为以及失职、渎职行为切实加大问责力度,整肃不良作风,取得了显著成效。1、领导重视,思想明确,认识到位。在推行问责工作之初,市局(公司)党委领导班子就明确了推行问责制的指导思想。提出实施行政问责作是提高保山烟草干部职工执行力和工作效率,保障行业政令畅通的重要措施,是转变干部作风,增强干部职工责任意识、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突破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严格规范、富有效率、充满活力”保山烟草的现实需要,是践行“两个至上”行业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同时,明确提。实事、求实效、讲效率、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2、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得到加强,内部经营管理行为更加规范。行政问责制度实施以来,各单位和部门特别是烟叶生产经营、卷烟经营等部门进一步规范管理经营行为,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对烟叶生产、收购,以及内部管理工作人员履职行为的监第1页共4页督管理。及时查纠不作为、乱作为的人和事,加强了对经营管理行为的监督检查,促进了各级干部职工站好岗、履好职、尽好责。企业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两烟”经营、财务预算、资产管理和物资采购、工程项目等基础管理更加严格规范。3、树立了烟草企业良好形象。通过对在烟叶收购中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不高,损害烟农利益,与烟农发生矛盾纠纷的基层烟站有关人员严格进行问责。促使各有关单位、部门以及基层烟站把关爱烟农、服务烟农、让烟农方便、使烟农满意作为工作的主要目标。进一步增强了服务意识,改善了服务态度,提高服务了质量。三、推行问责制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1、问责制的实施与烟草企业的实际结合还不够,其内涵和范围还需进一步拓宽。作为烟草商业企业来说,担负着烟草专卖行政管理和“两烟”经营的双重职能。上述体制和职能决定了烟草企业的问责制必然有别于行政、事业机关,决定了烟草企业问责制不仅包括行政管理方面,而且还包括了烤烟生产经营、卷烟营销,财务预算管理等内部经营管理各个方面。因此,为进一步规范企业经营行为,提高企业的执行力以及工作效率,应当对企业行政管理和生产经营各项工作建立全方位的问责机制。2、问责的预防、警示和导向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问责制的意义在于“防患于未然”与“惩前毖后”。惩罚只是手段,预防才是目的。倘若问责制只是事后责任追究,缺乏从源头抓起的事前预防等相关制度与之配合,则不仅不能“防患于未然”,也难以“根治于长远”。3、问责事项存在“三多三少”的现象。对执行问责多,对决策问责少;对乱作为、错作为问责多,对不作为问责少;对事故问责多,对作风、效率问责少。从总体上看,行政问责还未深入发展到“无为”问责阶段,治庸、治懒的效果还不太明显。4、问责配套制度仍需进一步健全完善。由于问责制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问责的启动、受理还第2页共4页存在不规范的情况,不同程度影响了问责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作为问责前提的职权责任体系还不够完善,有些责任的划分和界定还存在模糊不清的地方。四、对完善问责制的对策和建议1、对企业行政管理、生产经营各个方面实行全方位问责。在问责范围方面,通过把问责制与效能监察、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基层党建、制度执行检查、督察督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