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思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事关社会治安的和谐和稳定,事关千家万户的安宁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确引导青少年走健康成长之路,有效预防和避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是共青团组织肩负的重大使命,更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成因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也是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影响的综合反映。探究青少年违法犯罪有以下两个方面:(一)、社会环境。不良因素是滋长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温床。外部环境的影响。负面的社会影响已经成为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一个主要原因。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金钱万能”等不良观念对青少年造成严重侵蚀,诱发青少年盲目追求金钱物质享受和攀比歪风,迫使他们为获不义之财疯狂作案。社会上宣染色情、凶杀、暴力的书刊、音像制品泛滥,对青少年社会化潜在影响不可低估。(二)、教育环境。教育不当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源。1、学校教育的误区。应试教育忽视对学生品德的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心理健康的教育和遵纪守法意识的树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品质严重下降,容易被外界不良因素所诱导,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2、法制教育依然有待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环节依然十分薄弱,大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违法犯罪的危害性。13、家庭教育的偏颇。一是部分家长素质不高,教育无方。有的家长望子成才心切,强迫孩子按自己的意志行事,使孩子与家长产生对抗情绪,使他们很容易走向极端。二是关爱类型过极,造成部分青少年人格方面的缺陷。4、文化阵地建设远远不能满足青少年的文化需求。一是我社会教育场所太缺乏。青少年缺乏健康娱乐的客观条件,于是便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二是生动、第1页共4页高质量的优秀精神文化作品少,满足不了青少年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二、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对策思考。新形势下,共青团组织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要在服务青少年、教育青少年、引导青少年上创新思路寻找载体,要不断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与管理,有效地预防青少年犯罪,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一)、全员动员,大力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1、要形成青少年全面健康发展的成长导向。加强正面宣传引导,唱响理想信念教育主旋律,形成正确的成长教育导向。2、构建“政府主导推动、社会多方参与”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体系。全社会、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分工协作,形成齐抓共管、左右联动、上下互动、人人参与的工作局面。3、要全面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局面。学校以创建“平安校园”工作为主,配备“法制副校长”。家庭方面开展“家长学校”活动,将工作重点放在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和强化父母素质教育上。社会方面,要从青少年犯罪的根源出发,充分发挥社会力量。4、要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公安机关配合有关部门整治校园周边治安环境,加强社会治安防范;文化部门严格对网吧、娱乐场所的管理,查处违规经营网吧,清理整顿出版物市场,尽力清除影响未成年人成长的不良文化环境。5、要注重对青少年的心理疏导工作。当前,中小学生中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厌学、情绪不稳定等很多心理问题,倘若有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健康辅导员及时给予疏导,使孩子们建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就能避免不良心理继续发展,从而避免一些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6、要营造良好的青少年成长宏观环境。多推出一些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电视、广播节目和音像制品;妇联组织加强第2页共4页家庭教育,提高家长素质,倡导文明和谐新风;共青团组织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将青少年的思想、精力、志趣引导到健康向上的实践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成长成才。(二)强化阵地建设,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德育水平。一是继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五四”、“七一”、国庆等传统节日为契机,充分利用现有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积极组织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