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十章肾命学说VIP免费

第十章肾命学说_第1页
第十章肾命学说_第2页
第十章肾命学说_第3页
第十章肾命学说一.概念肾命学说是在中医经典理论肾与命门的基础上经历代医学不断发挥、发展而形成的学说性理论。肾命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是以实践为准衡,理解、并发挥经典理论的典范。因此,肾命说不仅有“理”,而且有临证及其“法”及“方”与“药”,是一个实践性很强、对临证有深刻指导意义的学说性理论。肾命学说发展、成熟于金元之后,因此,受宋明理学的影响,多有用《易》理来释肾命之处,其研究方法受《易》学影响,也常于思辨、揣测,所以。诸如命门的位置、本质、功能等,往往见解不一,相互争论,但这种争鸣推动了肾命学说的发展,使人们对肾命本质的认识逐渐深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学说,至今在理论与实践方面仍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二.肾命学说的形成与发展肾命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一)起源(两汉〜晋唐)肾命说中的“命门”名称,最早见于《内经》《难经》。命门的名称,早在《内经》就有之,云:“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灵抠•根结》)《难经•三十六难》指出:“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命门者,诸精神之所舍,原气之所系也,故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文中明确指出右肾为命门,是人体精神之舍,原气所附之处。另外《难经•八难》指出的“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是对命门功用、地位的又一阐发。所以《难经》中关于命门的“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肾间动气”等论述,实际上已为后世的肾命学说在命门的位置、功能及在人体中的重要功用都作了原则性论述,为命门学说奠定了最基本的理论基础。其后晋•王叔和承《难经》之说,在《脉经》中提出命门的诊脉部位:“肾与命门俱出尺部”,从此开后世左尺候肾,右尺候命门之说。然而谈肾命学说的起源,不能忽略唐太仆令王冰在阐释《内经》时的一段论述:“大热而甚,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大寒而甚,热之不热,是无火也。无火者,不必去水,宜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无水者不必去火,宜壮水之主,以镇阳光。”王冰此论对后世探讨命门的性质,研究肾命的病理变化制定治疗大法等影响很大。如《四库全书提要》指出:王冰此说开明代薛己诸人探本命门之一法,可谓有功医学。(二)形成(金元时期)肾命学说的发展与金元时期医界学术气氛活跃、学术争鸣密切相关,受理学影响。金元时期一些医家兴起了学术研究之风,而且敢于据己意发挥经旨,不泥旧说。1.刘河间、张元素命门相火说首先是金•刘完素将命门与相火联系起来,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曰:“仙经(古代道家经典)曰,心为君火,肾为相火,是言右肾属火不属水也,”《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又曰“左肾属水,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右肾属火,游行三焦,兴衰之道由于此。故七节之旁,中有小心,是言命门相火也”。即相火为命门所属与包络、三焦相联系,命门之功用是通过相火来实现的。金代张元素其说也大率如此,指出:“命门为相火之原,天地之始,藏精生血主三焦元气,三焦为相火之用,分布命门元气,主升降出入,游行天地之间,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上下,左右元气。”(《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此论明确指出,命门是相火之原,三焦是相火之用,把相火与命门、三焦联系起来。所以,刘、张之论,既是对“命门原气论”,“肾间动气”说的疏释,也是发挥和发展。2.相火与阴火说李杲以补脾胃升元气著称于世,对内伤热病独有研究,其对内伤热中病的病理提出了“火与元气不两立”的观点,在《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病》中认为:“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其系系于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在《内外伤辨惑论•辨劳役受病表虚不作表实治之》又曰:“或因劳役动作,肾间阴火沸腾。”显然李氏的“相火,下焦包络之火,元气之贼也,火与元气不两立,一胜则一负”的观点,则为《难经》与刘张二家所末提及李氏所指的“阴火”,包括“心火”,“肾火”,“相火”,显然指病理性火邪,...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wxg+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