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原子核物理名言:万有引力、电的相互作用和磁的相互作用,可以在很远的地方明显的表现出来,因此用肉眼就可以观察到;但也许存在着另一些相互作用力,它们作用的距离如此之小,以致无法观察——牛顿 核能是蕴藏在原子核内部的能量。核能的发现是人们探索微观物质结构的重大成果。人类通过许多方式利用核能,主要的途径是发电。1991 年,我们自行设计建造的秦山核电站成功地并网发电,使我国成为继美、英、法、苏和瑞典之后能够独立建造核电站的第六个国家。19.1 原子核的组成新课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1)了解天然放射现象及其规律;(2)知道三种射线的本质,以及如何利用磁场区分它们;(3)知道原子核的组成,知道核子和同位素的概念。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初步学会探究的方法;(2)通过对知识的理解,培养自学和归纳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正确的,严谨的科学研究态度;(2)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和世界观。教学重点:天然放射现象及其规律,原子核的组成。教学难点:知道三种射线的本质,以及如何利用磁场区分它们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教学过程:第一节 原子核的组成(一)引入新课 本节课我们来学习新的一章:原子核。本章主要介绍了核物理的一些初步知识,核物理研究的是原子核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是微观世界的现象。让我们走进微观世界,一起探索其中的奥秘!我们已经知道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 那原子核内部又是什么结构呢?原子核是否可以再分呢?它是由什么微粒组成?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原子核呢? 人类认识原子核的复杂结构和它的变化规律,是从发现天然放射现象开始的,1896 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铀和含铀的矿物能够发出看不见的射线,这种射线可以穿透黑纸使照相底片感光。居里和居里夫人在贝克勒尔的建议下,对铀和铀的各种矿石进行了深入研究,又发现了发射性更强的新元素。其中一种,为了纪念她的祖国波兰而命名为钋(Po),另一种命名为镭(Ra)。(二)进行新课1、天然放射现象(1)物质发射射线的性质称为放射性(radioactivity)。元素这种自发的放出射线的现象叫做天然放射现象,具有放射性的元素称为放射性元素。(2)放射性不是少数几种元素才有的,研究发现,原子序数大于 82 的所有元素,都能自发的放出射线,原子序数小于83 的元素,有的也具有放射性。2、射线到底是什么 那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