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软地税大集中征管解决方案一、概述税收是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税收反映经济状况的职能将越来越重要,而且是目前最全面、最及时、最详细和最准确的,从宏观到微观反映社会市场经济运行状态和趋势的“晴雨表”。在税收管理工作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的最新理论,完善和改进工作方式和手段,分析和研究税收数据中的关联内涵,对发挥好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和经济调节职能,为各级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有重大意义。税收工作涉及社会生活的广泛层面,税收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政府信息化的主要标志。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是税务工作的关键业务系统,是支撑税务机关开展税收征管工作和提供税收服务的基础性业务处理平台。税收征管信息系统是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它所覆盖的业务范围包括有纳税申报、税款的征缴提退与结算管理、纳税人管理、税收会计管理、发票管理、基本的查询统计以及税务稽查业务管理等。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看,它是一个由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网络系统、数据库系统、相应的业务规范和规则、运行管理体系、以及税务工作人员和纳税人有机组成的复杂的社会技术系统。地税数据“大集中”工程的实施,从整体上推动了地税管理专业化、信息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发展。一是从根本上提升地税的管理水平。一方面借助现代计算机网络管理规范执法行为,明确各级税务机关管理权限及管理程序,加强信息共享,提高征管质量和办事效率;另一方面强化对内外监管,防止各种混库、收过头税、有税不收等税收虚假行为,有效打击偷逃税,并通过数据集中,设计系统自动生成对各地征管质量考核,及时、准确掌握各地征管质量的有关情况,促进依法治税,应收尽收。二是从更高层次上优化税收服务。一方面借助全省“大集中”,确保及时掌握全省地方税收税源结构及变化情况,强化税收分析和核算,不但为加强税收决策服务,而且可以更加有效地为各级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经济信息服务;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建设完善各种办税方式和查询服务,全方位地为纳税人提供更加优质、更加快捷的纳税服务。三是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税收信息化是政府信息化、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信息“大集中”建设,一方面在加快与有关部门联网、建立社会化协税护税网络的同时,相应促进相关部门信息化进程;另一方面,通过推行以电话、互联网为渠道的申报、咨询和查询等现代办税服务方式,也必将对企业信息化带来积极推动作用。此外,地税还可以发挥全省“大集中”的优势,为开展全省地税系统集中性的工作和活动打下基础(如全省集中核算、全省通办、全省发票集中抽奖等)。中软地税数据“大集中”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以规范管理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省级信息“大集中”和社会化协税护税为依托,分类管理,统一核算,一级稽查,全程监控。具体而言,是逐步实现“四化”:(1)办税方式多元化:体现在以纳税人为中心,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多种技术支持手段的纳税人关系管理;(2)信息处理集约化:体现为对税收基础数据真实性、完整性的要求以及全省集中式的数据处理;(3)管理分工专业化:体现为信息化支持下的税收管理专业化;(4)执法监控全程化:体现为通过人机监控相结合的全方位监控管理体系,实现对税收征管工作全过程的有效监控,既规范约束各级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也严密控管不同纳税人的各类纳税行为。二、中软地税大集中征管系统中软地税数据“大集中”系统在技术上采用标准和开放的技术体系,基于完全的J2EE三层体系架构进行开发。在业务上以国税总局征管业务规程为蓝本,以国税总局统一颁发的代码规范为依托,基于实现省级税务应用和数据大集中的目标,在原有的信息化建设成果基础之上,充分运用发挥最新的三层体系架构和应用系统集成等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支持构建全省集中的税收征管信息系统,为开拓税务综合分析和决策支持应用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地税数据“大集中”系统在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下属于税务工作的关键业务系统,是支撑税务机关开展税收征管工作和提供税收服务的基础性业务处理平台。从系统工程的角度看,它是一个由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网络系统、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