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开发调研报告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在旅游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对比省内外同等类型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发展态势,五脑山森林公园虽具有独特的地理、区位、资源和文化优势,但发展差距仍然较大。为进一步推进五脑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步伐,市政府办和林业局组成调研专班,对五脑山森林公园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具有发展旅游的良好条件和优势(一)有良好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2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5%。境内森林、水体资源富足,气候宜人。山峰连绵起伏,主峰霸王寨海拔342.6米。区内有大中小水库6座,蓄水千万立方米。五脑山既有参天林木浓荫遮日,也有藤木、花卉、中药材、菌菇等各种植物广泛分布,还有岩松鼠、黄鼬、山鹰、斑鸠、环颈雉、燕喜鹊、百千、晰蝎、马骨蛇、鲭鱼、蟹、九香虫、红娘子、蟋蟀等数百种野生动物游嬉其中。山中百鸟鸣唱,山花烂漫,清爽宜人,是百鸟家园和天然氧吧,生态环境保存完好。(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五脑山风景优美,名胜古迹繁多,生态文化、休闲文化、道教文化、帝主文化、麻姑文化、佛教文化、寻根文化在此汇集和融合,形成了五脑山独特的文化体系。南麓有始建于北宋时期的帝主庙,庙宇巍峨雄伟,是省级道教活动场所。帝主庙帝主殿内,有娘娘殿的大铁瓦,有工艺精湛的狮雕,有明代景德镇五脑窑专为帝主庙烧制的彩瓦,有明代麻城籍兵部尚书刘天和撰写的碑文。北麓有静月寺,传说为后赵时期麻城建造者麻秋之女麻姑修行的地方。静月寺旁的法华寺,也是XX县区的佛教活动中心。山上还有凤岭朝云、霸王寨、鹿野庵、普安堂等名胜古迹。《麻城县志》所记载的“三台八景”,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就拥有麻姑仙洞、凤岭朝云、白云台等三个景点。此外,位于五脑山主峰霸王寨,还有连绵数里的石筑城墙,相传楚霸王项羽曾在此征战。还有相传曹操为水军都督毛玠手书的“万古高风”遗址等等。第1页共7页(三)有华中地区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茶花资源。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发展油茶,八十年代开始以油茶为砧木,利用芽苗砧嫁接技术和高按换冠技术发展山茶花,年产优质茶花苗木几十万株。按照特色生态游步道的建设要求,建成了面积近100亩的茶花大观园,对大观园内游步道进行了全面更新,全部铺设卵石地面,路面整洁美观,配置了休闲桌、椅,安置了景观灯,引种100余个山茶花品种。五脑山茶花大观园无论是面积、品种还是数量,在整个华中地区都是独一无二的,在茶花界有很大的名气。除了特色茶花大观园外,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拥有集中成片的油茶面积达1.6万亩,每年冬春时节遍山油茶花开放,景色十分壮观秀美,是冬春季旅游观光一绝,极具开发价值。(四)有发展旅游的良好基础。五脑山地处XX县区,距离麻城火车北站1公里,距106国道2公里,距沪蓉高速公路出口处3公里,距市区中心4公里,均有硬化公路直达,交通极其便利,旅游可进入性好。经过近年来的努力,五脑山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旅游开发也取得了一定进展。2008年1月,五脑山森林公园被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9年五脑山国家森林公园成功争创为国家aaa级景区。二、五脑山旅游发展的目标和设想通过调研分析,我们认为作为“三山(龟峰山、五脑山、九龙山)”旅游板块之一,五脑山在推进旅游开发方面有条件、有基础、有机遇,前景很好。当前,最重要的是要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努力在旅游开发上实现后发快进。在发展思路和目标上,建议做好三个“五”的文章,即“打造五座山,建设五大基地,争创5a景区”。(一)要努力打造五座山。一是要将五脑山打造成麻城的生态之山。五脑山最宝贵的资源是生态环境,被誉为“城市中的森林公园”,因此旅游开发必须在统一规划下进行有序地开发,切实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二是要将五脑山打造成一座文化之山。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五脑山旅游开发必须将麻姑文化、寻根文化、红色文化、宗教文化等融合起来,用文化支撑旅游第2页共7页发展。三是要将五脑山打造成一座休闲之山。要完善现有的休闲、游乐等配套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