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人民政府乡域经济调研汇报材料一、现代农业型乡镇三大产业蓬勃发展。蔬菜产业:全乡蔬菜种植面积已达0亩,其中核心区大棚蔬菜面积4000亩,已创建桃花、绿康两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在滁州龙蟠大道建立绿康公益性菜场一处,直销瓜果蔬菜。如今正在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将桃花蔬菜打造成长三角知名品牌”的要求,已与宁供集团和众彩集团签订长期供销协议,月供净菜100吨。瓜果产业:全乡瓜果面积发展到23000亩,其中油桃8000亩,瓜果15000亩,今年新增瓜果、桃树面积6000亩;仰山村被省农委确定为“一村一品”示范村,全村80%的土地种植油桃,亩均纯收入5000-6000元。畜禽养殖业:充分利用长山片的大面积山场扩大畜禽养殖的范围、规模,全乡年出栏猪、牛、羊百头牲畜以上达30户,年出鸡、鸭、鹅万只禽产品以上达10户。成立三家规模以上养殖专业合作社,创建2家标准化示范养殖区,引领养殖户扩大养殖业规模。旅游业风生水起。利用长山林场、止马岭、东寺港水库;大港水库、屯仓水库上游;张山特色狗骨头饭店;蔬菜大棚种植区;经济果林示范区;生猪养殖示范区;水禽养殖示范区;312省道意农生态农业园;长山东升生态林业园等旅游资源,打造“四季美好张山”,开发以“春季赏花踏青、夏季品尝瓜果、秋季分享收获、冬季温室采摘”为主的一年四季特色旅游项目。以来先后成功举办了乡首届桃花节、乡首届采桃节,“中国滁州桃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旅游节,充分展示了张山生态农业的发展成果,提升了张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县内外引起广泛关注。林下经济正在崛起。近年来,通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等工程,全乡森林面积已发展到12700亩,其中国家保护公益林400亩、生态用材林5000亩、经济林7000亩、花卉和苗圃300亩,为发展以“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森林旅游”为主的林下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二、乡镇主要指标乡镇农业总人口25039人,乡村从业人员13408人。第1页共4页产业发展情况。全乡企业数44个,其中工业企业29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个,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截止6月底完成9354万元,截止7月底预计完成11084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截止7月完成3030万元。财政收入:截止7月完成地税372万学校数量:初级中学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完小5所,教学点3个。农民纯收入:10650元特色养殖和种植情况:以蔬菜种植、瓜果种植、畜禽养殖为主的三大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意农园和桃花蔬菜基地共新增养殖水面400亩,用于养殖无公害泥鳅、龙虾等。三、主要发展思路和工作经验发展思路:围绕一个目标:增加农民收入。做好两篇文章:一抓常规农业,确保粮食生产安全;二抓生态观光农业,建设美好乡村。提升三大产业:蔬菜种植业;林果种植业;禽畜养殖业。打造四季美好张山:春季赏花踏青;夏季品偿瓜果;秋季分享收获;冬季温室采摘。工作经验: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发挥资源、地缘等优势,巩固提高现有的瓜果、棚室蔬菜产业。一是在坚持品种多元化的基础上,巩固提升传统品种,引进推广优良品种,积极打造特色品种,重点引进适合在我乡种植的、经济效益好的品种,目前正在推广种植10新品种;二是通过强化职能部门的技术服务,提升全乡蔬菜生产水平,加大无害化、标准化生产的宣传和监管力度,加强生产过程监控和产品检测。三是按照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将桃花蔬菜打造成长三角知名品牌”的要求,重视打造产品形成品牌,重视包装产品宣传品牌,借助“桃花”、“徽来阳”两个蔬菜品牌,着力抓好蔬菜产品加工,打造优质高档的蔬菜品牌。整合资源,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按照“产业化发展兴城镇建设,城镇建设促产业发展”的思路,乡加大投入,“借市兴城”,以集贸市场推动小城镇建设,由县二建公司投资7300万元的张山集贸市场项目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彻底改善乡集镇面貌,对建设产业发展、人口聚集、布局合理、独具特色的第2页共4页现代化小城镇,加快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科学规划,建设美好乡村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文明和谐乡风美、兴业富民生活美、生态宜居村庄美”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