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蝌蚪找妈妈》大班教案《小蝌蚪找妈妈》大班教案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打算可以更好地依据详细状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当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小蝌蚪找妈妈》大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蝌蚪找妈妈》大班教案1活动目标第1页共82页在活动中发展和培育幼儿的事物的爱好,获得视察力,想象力。培育幼儿酷爱大自然,知道要爱护小动物。通过详细活动,让孩子们得到欢乐,从而酷爱学习。能在集风光前大胆发言,主动想象,提高语言表达实力。阅读故事,能细致的视察画面。教学重点、难点让幼儿知道青蛙的成长过程,知道小蝌蚪长大后就是青蛙。能依据老师的演示复述故事。活动打算第2页共82页鱼缸、水、(纸做的)小鱼、小黄牛、小乌龟、荷叶、小蝌蚪、青蛙、活动过程一、谈话引入。1、孩子们,当你放学回家没见着妈妈时,你会怎样?今日老师就给你们讲一个《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好不好?我要看谁听得最仔细,谁最棒!2、出示装水的鱼缸,里面有一只小蝌蚪在游来游去。老师讲解并描述:有一只小蝌蚪,在找他的妈妈。第3页共82页3、接着出示一条小鱼。老师说:小蝌蚪游啊游,望见一条小鱼,连忙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小鱼说,我不是你妈妈,你妈妈有四条腿。小蝌蚪说,哦,并急得哭了。4、接着又出示小黄牛,边演示边说:小蝌蚪游啊游,望见了小黄牛,连忙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小黄牛说,我不是你妈妈,你妈妈在水里。小蝌蚪哭着说,噢。5、接着又出示小乌龟,边演示边说:小蝌蚪游啊游,望见一只小乌龟,连忙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小乌龟说。我不是你妈妈。你妈妈是穿的绿衣裳,也没有尾巴。小蝌蚪说,噢,知道了。第4页共82页6、出示小青蛙,边演示边说:孩子,我在这儿呢!小蝌蚪听见有谁在叫他,一看,荷叶上坐着一只青蛙,正捉住了一只害虫,小蝌蚪连忙游过去,边叫着妈妈,边跳上荷叶,和妈妈一起捉害虫。二、师:现在小蝌蚪已经找着他的妈妈了,谁知道小蝌蚪为什么叫青蛙是妈妈?(小蝌蚪长大后就是青蛙)三、拓展。老师演示,请孩子复述故事。四,延长师:小蝌蚪长大后就是青蛙,青蛙是有益的动物,专吃害虫,我们要爱护他,不要损害他,要爱护大自然。第5页共82页教学反思《小蝌蚪找妈妈》这节活动课,生动好玩,以对话为主,是培育幼儿语言发展的好材料。反思自己设计的这节活动课,虽然有胜利的一面,但是也还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我觉得这节课的设计整体来说是自然、流畅、轻松活泼的,教学内容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方式,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具是孩子们兴致盎然。首先从老师问孩子们,回家没望见自己的妈妈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导入,让幼儿知道孩子和妈妈的关系,之后出示《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这不仅集中了幼儿的留意力,也让幼儿有了一个丰第6页共82页富的想象空间。从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对老师的操作活动有着很深厚的爱好,通过自己的表达,孩子们对小蝌蚪的各种动态有了肯定的理解,老师先让孩子了解小蝌蚪的特征,再让幼儿探讨小蝌蚪游动的反向,是怎样变更小蝌蚪游动的方向的,突出了本节活动课的重点。将语言发展,数的感知,探究奇妙的融合在一起。《小蝌蚪找妈妈》大班教案2教材分析在这个经典的故事通过描写小蝌蚪找青蛙不仅再现了小蝌蚪变青蛙的科学现象,表达出小蝌蚪找寻妈妈的急迫心情。还有更深的寓意第7页共82页——看待问题要全面,否则就会出现偏差。此外,故事中的对话也特别多,结构重复但有比较多的改变,适合分角色对话表现角色心理但有肯定的难度。因此,在本次活动中,目标着重于通过对话完成角色心理的体验。对大班孩子来说,复述简洁的对话是比较简单的事,但是这个对话中有比较多的改变,要讲的比较完整和精确,就不那么简单了。因此,我们设计了这样一套图片,将故事解读为三个段落层次很清晰的将故事情节的发展呈现给孩子,并且能很好的将其次段找寻妈妈的过程及对话清楚的呈现给孩子,帮助孩子很快的记忆和理解对话内容,解决本活动中的重点。其次,本故事中的情感教化也是可挖第8页共82页掘的部分。孩子离开妈妈的情感体验应当是每个孩子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