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考察报告为学习xx市在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方面的经验,推进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5月31日至6月2日,由市农业局郑渝总农艺师带队,局办公室、科教处、粮经处、蔬菜处、畜牧处、政策法规处、信息中心等单位组成的考察团一行15人赴上海进行了为期4天的考察学习。xx市农委对此次考察活动十分重视,对考察内容做了精心、周密的安排。按照各自任务,考察团分成种养业、科教和政策、信息化建设三个专业小组,分别就各自关心的内容同xx市农委有关部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交流。此外还实地考察了xx市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xx市鲜花港、上海川沙农资连锁超市、上海凤鸣蔬菜园艺场、xx区廊下万亩高标准农田等都市农业发展的典型。通过考察学习,感触颇深,现将考察学习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特点xx市都市型现代农业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农业结构趋向合理。xx市农业在推进结构调整过程中,坚持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不放松,全市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0亿斤。全市粮食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比已经调整为3:7。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产值比重调整到43.7:5.3:28.4。20,总体趋势是种植业、林业和水产业比重上升,畜牧业比重下降。(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正在形成。xx市以农业标准化为抓手,农业标准、技术推广、检测检验、质量认证、执法监督和信息档案等六大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以生产源头建设为基础,建立了1400多个国家级、市级和区县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或生产基地,有216种农产品分别获得无公害、绿色食品等相关认证,形成了一批农业品牌。以投入品监管为重点,加大了对农药、兽药、饲料和添加剂市场的治理整顿力度,本地生产的农产品检测合格率明显提高。(三)重点领域科技推进取得新突破。xx市在农业种源、第1页共10页农业设施、农业信息、生物工程等重点领域取得了新的成绩,建立了种质资源基因库和动物胚胎中心,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外领先的科技成果。xx市通过整合各部门力量成立了农业重大项目办公室,统一组织农业重大项目的实施。"十五"期间农业科技攻关项目获得xx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2个,二等奖32个,三等奖56个。(四)农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市已形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1家,市级龙头企业24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稳步推进,已成立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81家。全市累计注册的品牌农产品139个,"光明"乳制品、"孙桥"蔬菜、"赵屯桥"草莓、"爱森"猪肉、"城市"蔬菜、"一只鼎"糟醉品、"银龙"蔬菜等成为xx市注明商标。(五)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整治。xx市实施了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完成了1000多家规模化畜禽场关停并转和粪污水治理,大力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建成了一批有机肥生产企业。实行了河道清淤整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全面推进了化肥、农药减量使用,控制了农田面源污染,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六)搭建为全国农业服务的平台。xx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加快自身发展,主动服务全国"的要求,努力构建物流、加工、科技、信息、认证五大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水平。各类优良种子、种苗在全国的销售额不断攀升。通过信息化建设,为各地传播农业信息,提供咨询服务。发展瓜果、蔬菜等农业异地经营100多万亩,遍及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二、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经验xxXX县区土地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3%,农村人口占全市人口的19%,2005年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仅为0.9%。尽管农业产值所占比重很低,但xx市对于全市农业发展仍十分重视,基本经验如下:一是从思想上毫不动摇地高度重视农业发展。对于经济全球化、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国际大都市种植业要不要的问题,xx市针对近年来出现的农业"负担论"、"边缘论"和"累赘论"等不利于农业发展的观点,明确了上海农业的地位和作用。第一,第2页共10页从国外发展看,各发达国家大都市普遍考虑农民就业、种植业的突出生态作用;第二,从自身发展来看,经历了"sars"、"禽流感"、"台风"等一系列自然灾害后,农产品安全供应保障问题必须有效解决。因此,xx市把"三农"工作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