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我有一盒彩笔》教学设计《我有一盒彩笔》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运用多种识字方式认读本课的生字,法律规范书写左右结构的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仿照课文,说一说自己想画些什么,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育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尝试背诵。教学难点1.展开想象仿照课文说话。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1.激趣:孩子们,今日我们继续走进第7单元,齐读主题“画”。我知道咱班有许多画画小能手,今日我们就要走进一首小诗,在彩色的美术世界里自由驰骋。2.引读课题。3.齐读课题:读出自己的理解。二、随文识字,初读感知1.巩固形声字“彩”。语言过渡:“彩”字平舌音读得很准,还有什么“彩”?(口头组词:彩虹、五彩缤纷彩色、七彩)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认真观察这个字,有何发现?(主要巩固形声字,再次明确表义和表音的部分)2.自读课文:孩子们,想知道小作者用这一盒彩笔画下了什么吗?那就赶快自读课文吧,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开火车读(请8个孩子,一人一句),随机正音。师:开火车读课文,一人一句。其余孩子听,待会来评价。生评价。重点指导学生巩固容易读错的字和难点字:“宝藏”“紫色”“结满”“透明”品读第一小节1.默读第一小节,勾画。引读过渡:我有一盒彩笔,我用它画漂亮的今日,请孩子默读第一小节,想想我画了什么?用波浪线勾画出来。2.生沟通:蓝色的直线、黄色的圆、紫色的曲线、细细直立的三角3.明确这些形状分别代表什么。语言:小作者用不同颜色的形状表示了不同的事物,勾勒出一幅漂亮今日的画卷,那你知道这些形状分别代表什么吗?把它们圈出来吧。4.引读强调画了什么,分别是什么。师:画一条蓝色的直线,那是——;画一个黄色的圆,那是——;画一条紫色的曲线,那是——;画一个细细直立的三角,那是—下载后可任意编辑—。5.完成练习题。过渡语:关上语文书,还能记得这些形状表示什么吗?挑战一下自己。6.美读。过渡巩固:原来,画中的蓝色直线就是“小河”,黄色的圆就是“中秋明月”,紫色的曲线就是“远山”,直立的三角就是“电视塔”。那你最喜爱哪样事物为什么?本小节浅显易懂,不必深究,只需清楚每样形状所表示的事物即可,本小节中“连绵起伏”是重点词,因此借助插图让学生感悟理解。四、品读第二小节1.默读思考“我画了什么”。引读过渡:我有一盒彩笔,“我”不仅用它画下漂亮的今日,还用它画下明天的理想。默读第二小节,快速找到“我”画了什么?(透明的海洋、绿色的太阳、结满面包的大树、小朋友长上翅膀)2.勾画“我的理想”。引读过渡:咦?我画了()的海洋?()的太阳?()的大树?小朋友(怎么样)?我为什么要画这些呢?我的理想是什么?用波浪线勾画出来。3.想象读。要求:边读边看插图,边读边展开想象的翅膀,哪句话让你想到了一些丰富有趣的画面?学生自由沟通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五、仿说仿写1.仿说。语言:作者的想象大胆有趣,一反常态,且充满爱意,现在就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这一盒彩笔来画画吧,画什么呢?又是为了什么?如:我画一只只漂亮的蝴蝶,为了和它们一起欢乐地舞蹈;我画巨大的燕子,为了骑上它去遥远的国度探险。点评主要是评价有无诗意,有无爱心,想象是否大胆。2.仿写。将自己说的写下来,四个小朋友的凑在一起就是一首小诗了。《我有一盒彩笔》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运用已经学会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17个,掌握其中9个生字的写法。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仿写句子。3、在多重对话与沟通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边读边想,感悟诗的意境,领悟语言文字的美。4、培育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自我的需要,激发学生心中美好的理想和愿望。教学重点:课文(自主识字的能力、朗读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准备:字卡、词卡、课件教学过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谜语导课1、小朋友喜爱猜谜语吗?老师这儿有一则谜语,请大家认真听,认真想,看谁先猜出来。身上穿着彩色衣,没事儿躺在盒子里,美术课上带着它,画出什么都漂亮!2、揭示谜底:彩笔多么奇妙的彩笔啊!你们一定用它画过许多画,谁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