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1章第二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的化学性质(氯气跟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水的反应)。(2)进一步熟练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础实验操作。2.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他们体会怎样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2)通过对氯气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3)在预测、归纳氯气性质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分类、比较等研究方法在学习和研究物质性质过程中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氯气性质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利用阅读材料《含氯化合物的漂白与消毒作用》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1.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使学生初步学会以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运用,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一般程序。【教学方法】观察、实验探究、分类法、比较法【教学过程】[过渡]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我们已经对科学探究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其实,人们对物质性质的研究也是一种科学探究过程。研究物质性质的内容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的通性和特性。那么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是怎样的呢?[板书]二、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1.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学生阅读教材、提问并归纳]首先,要观察物质的外观性质(包括物质的存在状态、颜色气味等);第二、要对物质的性质进行预测;第三、设计并实施实验来验证所做的预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归纳出与预测相一致的性质,并对实验中所出现的特殊现象进行进一步的研究;第四、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物质的通性及特性。[教师指点]以氯气为例认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过渡]前面我们探讨了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程序和研究方法,现在我们利用其程序和方1法来探究氯气的性质。[板书]2.研究物质性质的案例—研究氯气的性质[引述]社会中的氯气泄露事件氯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在工业上,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量用于制造盐酸、有机溶剂和杀菌消毒剂等。氯气对人体有强烈的刺激性,吸入少量会刺激鼻腔和喉头黏膜并引起胸痛和咳嗽,吸入较多量时使人死亡;氯气也是大气污染物。所制取和使用氯气时要有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投影]【实验目的】1、通过研究氯气的性质的探究活动,模拟和领会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基本程序;2、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3、通过氯气与铁、铜、氢气的反应实验,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4、培养学生实验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实验用品】1.仪器:集气瓶试管水槽坩埚钳铁架台胶头滴管砂纸2.试剂:氯气、铁丝铜丝氢气【实验要求】认真观察实验,并思考下列问题,实验结束后可进行小组讨论。【实验内容】认识氯气的物理性质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1]取一只盛满氯气的集气瓶,观察氯气的颜色:用手轻轻地在瓶口煽动,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近鼻孔,闻氯气的气味。[实验2]取一只盛满氯气的试管,将其倒扣在水槽中,用手轻轻摇动试管,观察现象。【交流研讨】1、你知道通常从哪些方面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吗?2、氯气的物理性质有哪些特点?[媒体展示上述现象、分析和结论]略[板书]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一)预测氯气的性质[问题思考]1、氯气是一种活泼的非金属单质,你认为它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与同类物质氧气的2性质进行比较)2、你将通过哪些实验验证你的推测?[媒体展示上述分析和结论]略(二)实验验证过程实验内容实验现象推断生成物[实验1]用坩埚钳夹住一束铁丝,灼热后立刻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然后把少量的蒸馏水注入集气瓶里,用玻片盖住瓶口,振荡观察现象。[实验2]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把导管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发生的现象。[选做实验3]在通风柜中,用坩埚钳夹住一束铜丝,灼热后立刻放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把少量的蒸馏水注入集气瓶里,用玻片盖住瓶口,振荡观察现象。[媒体展示上述现象、分析和结论]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