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七注意”物质的量浓度是关于溶液组成的一个重要物理量,是高中化学溶液有关计算的重要内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及表达式虽然比较简单,但不注意理解其内涵、不注意问题的特点,应用起来常常会容易出错。一般说来,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注意溶质是什么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是运用物质的量浓度表达式进行计算时首先要考虑的,对有些特殊情况,如、等溶于水后所得溶质及氨水中溶质是什么等,要注意辨别。例1:标准状况下,用一定量的水吸收氨气后制得物质的量浓度为、密度为的氨水。试计算1体积水吸收多少体积的氨气可制得上述氨水。(本题中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0,水的密度为)二、注意溶液的体积主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用水的体积代替溶液的体积;二是当题设未给出溶液的密度时,可将各溶液(一般为稀溶液)的体积相加(如溶液混合、稀释),认为其和为溶液的总体积;当给出密度后则需通过密度进行换算求溶液的体积。例2:在100g浓度为、密度为的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稀释成的硫酸,则加入水的体积()A.小于100mLB.等于100mLC.大于100mLD.等于三、注意单位运算在概念理解及应用中,要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一是各物理量的单位要相互匹配;二是注意从单位运算入手,能简化解题思路,快捷求解。例3: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大约溶解560体积氨。求:(1)所得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若测得上述氨水的密度为,则此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3)取此氨水10mL,加水稀释到1L,所得稀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四、注意溶解度的影响第一,物质的量浓度适合于表示不饱和及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关系,不适合于过饱和溶液(溶质未溶解完全);第二,注意一些典型问题,如的溶解度情况及气体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问题等。1例4:将12.6g无水亚硫酸钠固体加入100mL的硫酸中以制取气体,反应完全后,若溶液中+4价硫元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定溶液的体积不变,忽略溶液及导管中的气体体积。求:(1)溶液中硫元素的质量。(2)收集到气体的体积。(3)溶液中和的物质的量浓度(不考虑弱电解质的电离)。五、注意密度变化规律在溶液混合和溶液稀释等问题中,在注意溶液体积变化的同时,还要考虑溶液密度的变化对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的影响。如强酸、强碱、盐等溶液的密度随浓度增大而增大;氨水、乙醇等溶液的密度随浓度增大而减小。六、注意实验情景在计算溶液配制或溶液稀释等问题中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时,一要注意不能把水的体积当作溶液的体积;二是在配制溶液时,要注意容量瓶规格与实际配制溶液体积的关系。例6:实验室需用480m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七、注意物质与其组成微粒的关系物质与其组成微粒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电离方程式进行分析。组成微粒的某量=对应物质的某量×物质组成中该微粒的数目。此类问题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需引起注意。例7:今有300mL溶液、溶液和溶液,这三种溶液中的浓度之比为()A.1:1:1B.3:2:1C.3:2:3D.1:1:3解析1:很多同学认为氨水中的溶质为,导致计算出错。其实,我们习惯认为氨水中的溶质为。设水的体积为1L,根据物质的量浓度表达式可得:解得,故1体积水吸收378体积的氨气可制得上述氨水。2解析2:一些同学未考虑浓硫酸加水稀释后,溶液的密度会发生变化(减小),而直接将溶液和水的质量加和求体积。设加入水的体积为xmL,则,解得x=100,导致错选B项。设加入水的体积为ymL,由得:化简得,即y<100。故答案为A项。解析3:(1)注意单位量及比例关系。设取用水的体积为1L(水的质量为1000g),则溶解标准状况下氨气的体积为560L,即所得到氨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29.8%。(2)可用不同公式解答:(3)要注意将mL转化为L。根据公式,解得。解析4:本题涉及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问题,只有在水中溶解量达到饱和后,才有气体逸出,因此,在计算收集到的气体体积时要减除溶解量。根据题意有以下关系量:0.1mol0.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