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读后感《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读后感忙里偷闲,每天晚上睡觉前,会看会书,断断续续的将封尘许久的书又拿出来翻阅,让自己的心沉静下来。花了几天的时间看完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作者:白落梅,原名胥智慧,中国华侨出版社。林徽因(1904年6月10日-1955年4月1日),汉族,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建福州),出生于浙江杭州,建筑学家、诗人和作家。原名徽音,改名为“徽因”。在文学上著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代表作品有《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林徽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主要设计者,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领导小组成员,挽救景泰蓝工艺。这本人物传从生命的时间轴为主线,描述了林徽因的成长经历,但没有很多细节的描写,与其说是人物传,不如说是散文,作者的文笔功底深厚,行云流水、辞藻华丽让人读起来很是舒适。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林徽因出身时期正是清朝末期(1912年2月12日灭亡),然后进入了民国,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她被广阔的熟知是因为她的才情,以及那首很出名的《你是人间四月天》(一般认为这首诗是写给长子)。其实林徽因在事业的成就也是极高的,建筑学的成就自不用说,作为国徽的主要设计者和参加人民英雄纪念牌就是至高荣誉。但人们津津乐道的仍然是林徽因的感情之路。确实,不论怎么说,只要谈起林徽因,她的感情经历是无法回避的。林徽因不论容貌、才气、学识,在整个民国都是屈指可数的,追求之人众星攒月,数不胜数。她就像一朵白莲那么高洁、淡雅,留给世人的永远是淡淡的微笑,没有损害,没有悲伤,但身在红尘,又有谁能幸免。她和三个男人剪不断。第一个: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年长林徽因八岁,与林徽因初见之时已经结婚。林徽因在英国剑桥大学(康桥即剑桥)留学时,两人心心相惜,因各种原因两人未能走在一起。林徽因不迟而别,于是徐志摩写了著名的诗《再别康桥》。其后,徐志摩写了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很多诗都是写给林徽因的,林徽因也写了很多诗是写给徐志摩的。在林徽因心里,徐志摩一直是最柔软也是最脆弱的存在。虽然两人最终未能走到一起,但在林徽因心中,是一直爱着徐志摩的,两人一直都保持着紧密往来(后来徐志摩同陆小曼在一起)。徐志摩为了听林徽因的一场报告,不幸中途飞机失事而亡。林徽因让人带回一块飞机残片挂在卧室,以示悼念。蝴蝶最美,终究飞不过沧海。第二个:梁思成(19014月20日-1972年1月9日),梁启超之子,林徽因丈夫,著名建筑师。梁思成曾问过林徽因:为什么是我?林徽因回答:答案很长,我准备用一生的时间来回答,你准备好要听了吗?被传为美谈。我信任,林徽因在婚姻的事情上是通过深思熟虑的,最终选择了梁思成,而在结婚前,梁思成因运动过程受伤,造成终身残疾(一只脚比另一只脚短一寸)。林徽因其实是个很理性的女子,就像当初和徐志摩相恋时,毅然决然的离开一样她和大多人一样,没有自己的最爱的,也没有选择最爱自己的人,而是选择了一个合适结婚的人。在林徽因去世七年后,梁思成再婚。(是不是有点像写下“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蝴蝶飞不过海洋,没有谁忍心责备。第三个:金岳霖(1895年7月14日~1984年10月19日),男,中国近现代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他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著有《论道》《逻辑》和《知识论》。这个名字不如前两个人被人所知,但我认为却是最值得尊敬和钦佩的。学术的成就自不必多说。他应该是最爱林徽因的人,没有之一,但能发于情止于礼,为了林徽因,终身未娶。晚年和林徽因的孩子一起生活,孩子都亲切的称呼他“金爸”,当之无愧。我无法想象,和自己心爱的女子择邻而居,别无所求只为默默陪伴;我无法想象,每个孤独的夜里是独守孤灯是如何度过;我无法想象,在林徽因去世后,每时每刻的思念是痛彻心扉。在林徽因去世后,一次金岳霖请好友吃饭,众人不知所云,席间,金岳霖举起酒杯说:今日是徽因的生日。席间无不叹息,用情至深,让人动容。但我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