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中语文第二册我的回忆 备课资源VIP免费

高中语文第二册我的回忆 备课资源_第1页
1/1
我的回忆(节选)备课资源1.作者简介孙中山(1866~1925),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人。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曾于澳门、广州等地行医。1894年北上,上书李鸿章,提出革新政治主张,未被采纳。遂赴檀香山组织兴中会,开展革命活动。1905年,在日本领导兴中会与华兴会、光复会联合为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政纲,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创办《民报》,宣传革命,同改良派激烈论战。此后在国内外发展革命组织,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多次发动武装起义。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回国后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次年因革命党人与袁世凯妥协,被迫辞职。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当选为理事长。1913年主张起兵讨袁。1914年在日本建立中华革命党,重举资产阶级革命旗帜。次年发表讨袁宣言。1917年段祺瑞解散国会,即于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当选为大元师,誓师北伐。1919年于上海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因陈炯明叛变,退居上海。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决心改组国民党。1923年返回广州,重建大元帅府。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将旧三民主义重加解释,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并改组中国国民党成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同年11月,应邀北上讨论国事,继续同帝国主义和段祺瑞、张作霖等北洋军阀作斗争。1925年3月12日逝世于北京。遗嘱主张“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哲学上以“太极”作为“以太”译名,以其为物质本原,又用“生元”作为细胞译名,认为“生元”均具“知觉灵明”。在认识论上,提出“知难行易”说,反对“知之非艰,行之惟艰”的思想。在经济方面,提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纲领,及“耕者有其田”的口号。遗著编为《中山全书》《总理全集》多种。1956年为纪念其九十诞辰,出版了《孙中山选集》。2.文章主旨甲午战争的失败,使中国蒙受了奇耻大辱。孙中山取下行医的招牌,开始救国救民的革命活动。本文是他回忆青年时代和革命之初的经历,写出了他以医人医国为己任,要推翻封建帝制,建立共和民国的崇高志向,表现了孙中山为实现这一志向殚精竭虑、视死如归的精神。3.文章结构全文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对,’”我表示同意……):记述了早年作者立志学医为民。第二部分(“那一晚我加入了少年中国党”到“1895年广州之役就这样结束了”):记叙了作者弃医从政以及广州起义的始末。第三部分(“我在澳门只停留几个小时”到“向来都是些没有弹头和未经装药的空殚壳”):写出了作者在广州起义失败后,在国外的流亡经历。第四部分(“有些朋友经常为我的安全担心”到文章结束):写作者回到国内的几次险遇,侧重表现了作者为救国救民而置生死于不顾的崇高精神。4.艺术特色(1)内容真实,表达简洁。(2)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中心。合作与讨论思考问题:1.速读全文,思考孙中山先生为什么“弃医从政”?提示:客观条件,从医道路的碰壁失败;主观条件,孙中山先生对国家的热爱,和西方接触比较多。2.概括一下孙中山先生在起义失败后逃亡中的几次危险经历?提示:在日本时被盯梢;在英国时被绑架;回国后差点被同胞出卖;在国内差点被两名奉命埋伏的士兵打死;差点被两名年青官吏当面逮捕等。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中语文第二册我的回忆 备课资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