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六中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北宋的旧曲新声主题单元设计鲁教版主题单元标题北宋的旧曲新声作者姓名王金樑所属单位淄博市第六中学联系地址淄博市第六中学联系电话(0533)6239025电子邮箱Muyu623@163.com邮政编码255300学科领域(在内打√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音乐化学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语文美术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二年级所需时间课内3课时+课外4课时主题单元概述(简述本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解绍本单元作品的组成情况,解释本单元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晏殊、欧阳修继承了五代余风,婉丽词风弥漫一时,因循多于革新。柳永主要是对五代词风的革命,其革新创造多于因循,故有“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年,始有柳屯田永,变旧曲作新声”(《词论》)。这是本单元主题的由来。“旧曲”如何转换为“新声”呢?带着这个问题,本单元通过鉴赏柳永、苏轼和王安石的词,并结合他们的人生经历,走进人物的情怀。本单元源自鲁人版《唐诗宋词选读》的第三单元,学生自初中以来已经学习了不少的宋词,但没有进系统的梳理,本单元将依托《雨霖铃》《望海潮》《水调歌头》《定风波》等词的学习,进行拓展研究。整个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永。指导学生诵读《雨霖铃》《望海潮》,抓住其中的重点意象——月,比较词中表达情感的不同,感受柳永的人文情怀。专题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引领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研究苏轼在不同阶段对理想追求的过程。专题三,身兼政治家与词家的王安石。设计“我眼中的苏轼”的评论写作,完成本单元学习的成果展示。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北宋重要词人的生平和其诗词创造成就。2.学习诗词鉴赏的方法。3.正确理解作品内蕴,体味宋词的艺术魅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理解感情,读准语音、语气,把握节奏,进而学会诵读诗歌的方法。2.通过搜索网络,查阅图书,搜集有关杜甫悲己悲人的有关信息,提升信息技术素养。3.通过拓展延伸,联系现实生活,加深理解诗人情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北宋词人的人文情怀,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2.利用随笔和读书笔记,学会探究文本,提高人文素养。对应课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1.让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熏陶,形成健康的情感和积极的人生观。。2.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底蕴,扩大学生的人文视野。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柳永的婉约词中展现了怎样的情感世界?2.苏轼的人生经历对他的诗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王安石通过《桂枝香》为我们展示了怎样的情感世界?专题划分专题1:“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永专题2:“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专题3:身兼政治家与词家的王安石专题一“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柳永所需课时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专题一概述(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崇安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本次专题活动围绕柳永的《雨霖铃》《望海潮》词展开,抓住其中的重点意象——月、柳、风等,比较词中表达情感的不同。结合自己诵读诗词的感受,选择你喜欢的柳永的一首词进行鉴赏,说明喜欢的原因,体会其中的情感。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诵读柳永的两首词,能够用语言比较准确地描述自己的诵读感受。2.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3.用书面文字鉴赏一首词,通过实物投影交流文字稿。4.了解柳永的生平简历和文学创作的主要成就。本专题问题设计1.你能够尝试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