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灌南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苏教版必修3【教授目标】知识目标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情感目标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重点和难点1、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2、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课堂学习与研讨】一、基础检测4.指出说明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①晋军函陵()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③邻之厚,君之薄也()④越国以鄙远()⑤朝济而夕设版焉()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⑦夜缒而出()⑧烛之武退秦师()5.指明下列句子中的句式特点①以其无礼于晋()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③夫晋,何厌之有?()④是寡人之过也。()⑤邻之厚君之薄也()⑥敢以烦执事()6.解释下列一词多义(1)贰①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②其内任卿贰以上。()③贰则疑惑。()④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⑤不迁怒,不贰过。()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2)鄙①蜀之鄙有二僧()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③我皆有礼,夫犹鄙我()(3)许①许君焦、暇……()②杂然相许()③潭中鱼可百许头()④先生,不知何许人也()(4)微①国势衰微。()②参如微时,与萧何善()③微言大义(成语)()④见微知著(成语)()⑤微斯人,吾谁与归?()7.解释下列句中的虚词⑴以①以其无礼于晋()②敢以烦执事()③越国以鄙远()④焉用亡郑以陪邻?()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⑵而①今急而求子()②夜缒而出()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④朝济而夕设版焉。()⑶焉①子亦有不利焉。()②焉用亡郑以陪邻?()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④且焉置土石()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⑥永之人争奔走焉()⑷之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②公从之()③因人之力而敝之()④行李之往来()⑤夫晋,河厌之有()⑥君之所知也()二.感知文本1.秦晋围郑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答:2.烛之武推辞的理由是什么?(用文中句子回答)答:3.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用文中句子回答)答:4.阅读第三节,思考以下问题①请概括本节内容答:②请把“说”的部分划分四个层次,摘录重要语句,并品味“说”的艺术。答:③请概述烛之武的形象特点:答:5概括全文脉略①②烛之武临危受命③④6.请概括本文的艺术特色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