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6春江花月夜VIP免费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6春江花月夜_第1页
1/1
春江花月夜【教学目的】一、使学生了解中国古曲、古诗《春江花月夜》的历史背景及艺术价值,提高学生对中国音乐文化精品的审美、评价能力。二、通过欣赏诗、乐,培养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教学用具】影碟机碟片录音机挂图五张写着乐谱片段的纸【教材分析】【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略)。二、导入:1.请学生看看黑板上的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朝生……”(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2.问读到诗句联想到一些什么样的情景,心中会涌出怎样的旋律。3.当学生说得差不多的时候,让主题音乐渐入,学生能说出此曲为《春江花月夜》。试问有没有学生来为大家哼唱他/她最熟悉的旋律片段。三、进入:1.了解作品背景以及相关的知识。如:原名《夕阳箫鼓》、《浔阳琵琶》或《浔阳月夜》、《浔阳曲》。原名涉及的地理知识:今江西九江市。地处赣、皖、鄂、湘交界处,南临庐山。风光秀丽、景色怡人。背景:原为琵琶曲,1875年流行与民间。约在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和郑觐文将其改编为民族器乐合奏曲,并根据乐曲的诗情画意的内容命名为《春江花月夜》。2.片段欣赏。A.、“江楼钟鼓”:先感受旋律,再通过一项排序活动发现、理解“鱼咬尾”这一中国民族音乐的典型结构。学生先听这段旋律,感受她的美,再唱一唱。接着,教师拿出准备好的抄着乐谱的纸,请五位学生上来,每人拿一张(顺序打乱),向全班展示。其余的学生给他们排顺序。排好之后的便是“江楼钟鼓”的主题旋律。B、欣赏“江楼钟鼓”、“月上东山”、“花影层台”,并找出它们在旋律上的相似之处,从而理解“换头合尾”这又一结构特点。四、艺术实践:1.让学生选择(每组一种)艺术实践。2.根据音乐朗读或吟颂诗句。3.诗句试配《春江花月夜》主旋律演唱。4.根据音乐的意境即兴作画一幅。5.做一组造型“春”、“江”、“花”、“月”、“夜”,或即兴舞一段“春江花月夜”。五、听琵琶独奏曲《夕阳箫鼓》,试对比。六、小结:这首《春江花月夜》,这首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璀璨明珠,她那流畅婉转的旋律、古朴典雅的格调、生动优美的音乐语言,所表现的意境远远地超过了语言所能企及的。请大家在课外结合诗、画再好好地欣赏体味。用心爱心专心115号编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6春江花月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