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庄暴见孟子教案2【学习目标】1.使学生正确理解“与民同乐”的民本思想,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2.学习比喻和对比写法,领会其妙处。3.掌握“举、疾、蹙、王、甚、今、直、可得、何以”等文言词语。【学习障碍】1.文言特殊词语、句式的把握。2.孟子思想的理解。【学习策略】一、知识梳理法1.生字词注释王语(yù)暴以好(hào)乐(yuè)语,告诉。好,喜欢;乐,音乐。庶(shù)几(jī)差不多,这里指有望。乐(yuè)乐(lè)前一个“乐”,欣赏音乐;后一个“乐”,快乐。管籥(yuè)古代吹奏乐器,类似箫笛。蹙(cùè)皱眉。,额头。羽旄(máo)古时常用鸟羽和牦牛尾作为旗子的装饰,所以也代指旌旗。羽,指鸟羽。旄,指牦牛尾。2.通假字可得闻与?与,通“欤”。今王田猎于此田,通“畋”,打猎。3.一词多义今今之乐犹古之乐也名词,现代,现在。今王与百姓同乐连词,假如,如果。吾属今为之虏矣副词,将要。今行而无信,则亲未可亲也如果现在,假如现在。见庄暴见孟子拜见。暴见于王接见。父子不相见看见。见羽旄之美看到。真乃高见也见解,见识。信尔见疑表示被动,相当于“被”。府吏见丁宁在动词前,表示受事者自己,可译为“我”“自己”。图穷匕首见xiàn,出现,显现。胡不见我于王xiàn,使见,引见。举举疾首蹙而相告副词,全,都。吾不能举全吴之地拿,拿着。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做,实行。有儒生柳毅者,应举下第科举考试,考中。闻可得闻与使动词,“闻”后省略了宾语“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听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听说。闻道有先后知道,懂得。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博闻强志见闻,学识。况草野之无闻者欤名声,声誉。以勇气闻于诸侯传扬,闻名。4.词类活用独乐乐,与人乐乐名词活用作动词,欣赏音乐。百姓闻钟鼓之声名词活用作动词,鸣钟,击鼓。今王鼓乐于此名词活用作动词,弹奏。则王矣名词活用作动词,称王。5.常用虚词以王语暴以好乐介词,把。何以能鼓乐也介词,凭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动词,用。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动词,带领,率领。皆以美于徐公以为,认为,动词。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介词,因为,由于。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介词,在,从,由。劳师以袭远连词,相当于“而”。下幽晦以多雨连词,而且,并且。以三保勇而多艺,推为长连词,因为,由于。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表示方位的界限。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副词,已经。通“已”。于暴见于王介词,被。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介词,表动作趋向,到。今王田猎于此介词,在。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动词,往,在。使出师于东门之外介词,自,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介词,由于,因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介词,与,跟。是胡所欲有甚于生者介词,比。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之,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好世俗之乐耳助词,的。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助词,无义,起舒缓语气和强调的作用。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去。均之二策指示代词,这。肉食者谋之第三人称代词,它。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第一人称代词,我。窃闵公之将死第二人称代词,你。何功之有哉复指前置宾语,作前置标志。6.古今异义词兄弟妻子离散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性的配偶。7.常见句式(1)被动句暴见于王。(2)倒装句用心爱心专心116号编辑王语暴以好乐。(介宾短语后置)今王鼓乐于此。(介宾短语后置)暴见于王。(介宾短语后置)好乐何如。(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前置)何以能鼓乐也?(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前置)见羽毛之美(定语后置)王之好乐甚(状语后置)8.固定结构直好世俗之乐耳只……罢了。9.成语典故疾首蹙语出本文。形容厌恶、痛恨的样子。10.修辞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借代)二、直译落实法(1)王语暴以好乐译文:大王对我说他喜爱音乐。或:大王把喜好音乐的事告诉给我。(2)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译文: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也快乐。哪一种更快乐?(3)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译文:现在大王与民同乐,就可以统一天下了。(4)举疾首蹙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