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办专业帮扶一对多经验交流材料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如何科学利用广大干部职工的人力资源,深度对接群众的不同需求结好帮扶对子,是提高精准帮扶水平的关键所在。xx县在脱贫攻坚的结对帮扶工作启动之后,敏锐发现对各级各类干部职工“一锅煮”,存在专业单位、专业人才不务“正业”,结对帮扶“供需”不对路的弊端。对此,县委、政府立即着手,创新完善了帮扶工作的机制,即:在一般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对贫困户负责开展“一对一”综合帮扶的基础上,将教育、医疗和农口单位专业性人才从中剥离出来,专门开展“一对多”专业帮扶,进行双轨运行、细化分工,建立不同的考核、管理办法,取得了较好扶贫实践效果。一、实行教师“一对多”帮贫困户学生,提升了教育扶贫水平。由县教育局牵头负责,依托建档立卡贫困户数据系统,全县共摸排出3792名贫困家庭学生,共落实了1702名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进行结对帮扶,做到了底子清、对策清、责任清。同时,为强化机制保障,精心制定了《教育系统党员、教师结对包扶贫困家庭学生工作方案》,制定《结对帮扶手册》《结对帮扶贫困生考核办法》。在教师结对帮扶具体工作中,主要是针对贫困户家庭情况,做到“四个到位”:一是救助政策宣传到位。主要是通过开展教师“大家访”等活动,对残疾儿童、孤儿、单亲家庭学生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做好救助政策宣传,协调落实各项教育助学优惠政策,帮助贫困家庭和学生增强了就学信心。二是心理健康关心到位。贫困户的家庭教育往往存在短板,学生人格成长容易出现缺陷。对此,具体规定教师定期定时与贫困学生谈心,并指导家长掌握正确教育方式,及时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引导、干预。尤其是全县共优选320名已婚女教师担当“代理妈妈”,重点对850多名对孤儿、单亲儿童、留守儿童进行关爱,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三是课外辅导补缺到位。针对贫困户学生课外作业无人指导的问题,由结对帮扶老师全权负责,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补缺第1页共3页补差,促进了贫困学生的学业水平提升。四是助学扶困组织到位。教师在帮扶学生过程中,也倡导通过根据贫困家庭的具体困难和学生的心愿,通过各种渠道来给予帮助救助。去年以来,全县共为贫困学生累计捐助学习资料、工具、衣物和救助资金总计120万元。其中,通过老师对贫困学生“微心愿”进行征集,面向社会发起了“微心愿”爱心认领活动,使一大批贫困学生对球拍、书籍、书包、滑板等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通过这些方面的措施落实,使贫困户家庭学生达到了“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促进了贫困学生全面发展。二、实行医生“一对多”帮扶贫困户患者,提高了健康扶贫水平。xx县因病致贫的贫困户约为2510户、占比高达27.7%,解决好这一群体的因病致贫难题尤为重要,对此,县委政府责成由计局牵头负责,制定印发了《xx县健康扶贫医护人员联系帮扶贫困患病人员工作方案》,在全县范围内实行医生护士“一对多”联系帮扶因病致贫人员工作制度,全县共有580名具有执业资格证的医护人员,结合自身所在医疗单位等级、岗位、特长等,联系帮扶全县2710名贫困患者,主要为贫困患者提供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生活行为干预、心理咨询和疏导、政策宣传指导等服务,协助帮扶对象办理就诊、住院、转诊等相关手续,提出治疗康复建议。在帮扶工作推进中,医疗人员采取电话联系或实地走访相结合方式,每月至少与帮扶对象联系一次,并认真填写《xx县健康扶贫工作手册》和《xx县健康扶贫动态管理台账》,为贫困患者规范建立健康扶贫档案。同时,各镇办卫生院结合健康扶贫台账和档案,每月为辖区内贫困患者开展一次健康教育,结合公共卫生项目和全科医师家庭签约服务工作,定期做好慢性病患者、无法治愈病种患者的随访、检查和治疗。在此项联系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共建全各类健康档案3700余份,发放健康服务卡3800余份,签约贫困家庭4821人。通过联系帮扶,使贫困患者就医有通道、治疗有方案、康第2页共3页复有指导、政策有保障、心灵有关怀,慢病得到缓解、大病得到控制、小病得到治愈,为减轻因病致贫家庭负担,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