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石头》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含反思《石头》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含反思作为一名人民老师,很有必要细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石头》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含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石头》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含反思1第1页共15页1、引导幼儿从俯视的角度视察鱼的不同形态。2、尝试用石头、棉签、橡皮泥等材料表现出俯视的鱼。3、激励幼儿大胆正确的上色。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观赏别人的作品。能大胆运用协助材料表现俯视下不同形态的鱼。幼儿:每人一块石头,一盒沙,棉签棒、各色颜料,橡皮泥若干。老师:范例若干;展示作品的鱼池。第2页共15页一、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视察爱好。1、今日老师带来了许多鱼的图片,看看这些鱼是从哪个角度看过去的?2、幼儿视察探讨。3、这些鱼从上往下看,你看到了鱼的什么?4、小结:从上往下看,我们看到了鱼的头、背、鱼尾、鱼鳍。二、讲解示范:1、出示石头:今日金老师还带来了什么?今日我们就要用这块第3页共15页石头来变一变,变成什么呢?(自由揣测)2、老师示范一:把石头放入沙中。(我们把这块石头当成鱼,把这些沙当成一盆水,让石头鱼游到水里去)3、你会看到了鱼的什么?(幼儿说)4、幼儿操作:●刚才小挚友说了许多,你的桌上也有石头,请你选择一块石头让石头鱼游到水里去,并说一说从上往下看,你看到了鱼身上的哪个部位?(可以相互沟通)●个别幼儿沟通。(利用实物投影仪)第4页共15页5、老师示范二:怎么样让它更像呢?再来变一变(老师介绍材料、示范添加一条鱼)。6、观赏范例:还可以怎么变呢?三、幼儿创作:1、拓展幼儿思维:你会怎么变?想一想。(幼儿沟通)2、激励幼儿能大胆运用协助材料,表现出俯视下看到的不同角度的鱼。四、作品展示:请幼儿将自己的作品统一放到老师打算的“鱼池”中,一起看看、说说你喜爱的第5页共15页1、通过图片的观赏,幼儿对俯视角度下鱼不同形态的积累。2、老师引导示范、幼儿操作、老师再次示范,使幼儿在听听、说说、动动、想想的'过程中,逐步体验创作的乐趣。3、引导幼儿视察协助材料,为下一步创作做好铺垫。4、幼儿个体创作后的作品集中展示,以“鱼池”为载体,进行整体作品的观赏,不断培育幼儿多角度的审美实力。本节课因为对于本班幼儿是初次接触,所以在设计目标时,放低第6页共15页了难度,以体验嬉戏欢乐为主,在一起先以绘本的形式的导入,让幼儿很快的进入情景中来,并在接下来的猜猜环节中,一步一步的深化打开幼儿的想象力,在反转揣测中,由于幼儿思维定式,在我的指导下,才能逐步猜出是什么和什么撞在一起。最终导入本节课的主题--石头鱼,正好借跑跑镇的魔法之名,进行了我的范画,由于石头上操作比较小,所以采纳了投影的方式让幼儿清晰的看到操作过程,之后的过程用了传统的美术课流程,幼儿选择自己喜爱的鱼进行碰撞,在过程中因为座位问题有的幼儿背朝屏幕,所以画的时候自行创作了,须要下次留意。在点评环节幼儿留意力较为分散,应将大屏幕上弄干第7页共15页净后在进行投影,最终将小鱼放生形成了一幅完整的画。小百科:石头鱼是自然界中毒性很强的一种鱼,它的“致命一刺”被描述为赐予人类最疼的刺痛。《石头》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含反思2活动目标1、学习运用颜料或各种协助材料来装饰石头,体验在石头上做画的乐趣。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建出新奇的形象。3、尝试用装饰好的石头造型来创编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第8页共15页创建力和语言表达实力。4、养成大胆用色、匀称涂色的良好习惯。5、情愿参与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欢乐。重点难点知道石头的种类及功能。活动打算1、各种形态的小石头(已洗净凉干并分类)2、油画棒、棉签、橡皮泥、各色纸、毛线、假花、双面胶、吸管、稻草、瓶盖、牙签、皱纹纸等。第9页共15页3、各组一块抹布。活动过程(一)老师以动画片形象引入,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视察探讨。问题:1、他们是什么做的呀?2、你们觉得这块小石头象什么?3、他们的样子是一样的吗?(二)老师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