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班主题认识梯形教案中班主题认识梯形教案1设计背景由于梯形的概念幼儿不容易理解,所以活动设计不从概念入手,先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发泄情感,感受愉悦。活动目标1,感知梯形的基本特征,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2,能不受其他图形的干扰在各种图形中找到梯形,学习用多种方法将各种图形变成梯形。3,进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初步了解梯形的特征。教学难点:用多种方法将各种图形变成梯形。活动准备1,环境创设准备:活动室内放一些包含梯形的图画。2,老师演示用具:自制动物模型(小猴子的圆形嘴巴,小兔子的三角形嘴巴等等)几何图形饼干若干(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等)多媒体课件。3:幼儿学具:包含有梯形的图画若干张(没涂色)。活动过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游戏:给小动物喂饼干2,观察了解梯形特征(1)出示梯形,提问:有几条边?几个角?这个图形像什么?(2)小结:这个像滑梯的图形叫——梯形(3)各种各样的梯形。(出示多媒体课件)(4)两边一样长,只有一边是滑梯的图形是梯形吗?3,操作在各种图形的’饼干中找梯形饼干喂小动物吃。要求?想拿一块,在拿两块不同的梯形饼干喂小动物。4,找梯形(1)在教室里,院子里找一找,说一说。(2)出示课件:寻找梯形宝宝。5,分组活动(1)给梯形穿衣服(涂色)(2)拼一拼: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拼梯形。)6,小结,结束。教学反思对于梯形,大多数孩子对他都邮感性的认识,这节课我结合幼儿这种感性认识设计了:给小动物喂饼干,找一找,涂一涂,看一看,拼一拼等环节,强化这种感性认识同时通过比较,老师的点拨,把这种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多样的活动形式,充分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有利于幼儿的个性进展,课件的播放让幼儿认识到梯形的多样性,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理解梯形的特征。当然,在这节课的设计问题上,我做的还不够准备比较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仔细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使小朋友在游戏中学到更多知识。中班主题认识梯形教案2活动目标:1.认识梯形,能按图形特征进行归类。2.探究用不同形状的纸变出梯形的多种方法。3.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准备:1.教具:教学挂图(一)中同样大小的长方形和等腰梯形各一个,不同大小的四边形和等腰梯形。2.学具:幼儿用书第14页《认识梯形》的操作材料,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纸,剪刀、笔。活动过程:(一)认识梯形。1.老师提供各种各样的图形,让幼儿进行分类,并说出图形名称。老师:这里有几个图形,谁能说出它们的名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老师:梯形和长方形相比,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3.老师在幼儿讲述时,可将长方形和梯形重叠起来,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然后请幼儿回答。老师:梯形有两条平平的边,还是两条斜斜的边?(二)运用已知经验正确推断图形。1.老师出示倒放、斜放的梯形和四边形,引导幼儿观察。2.老师:这里有没有梯形?哪一个是梯形?你从哪里看出它是梯形的?哪个图形不是梯形?你从哪里看出它不是梯形的?3.老师引导幼儿运用刚才得出的经验进行推断。(三)幼儿操作。1.老师:今日我们要玩“变梯形”的游戏。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各种形状的纸,请小朋友们看看有哪些形状的纸我们要把这些形状的纸变成梯形的纸。用什么方法来变呢?2.老师:小朋友可以拿一张图形纸先折一折,让它变成梯形后再沿着折痕把多余的部分剪掉,变完之后还要将你变梯形的方法记录在相应的图形标记上。变一次记一次看看谁变的方法多。(四)活动评价。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你是怎么做的?怎样记录的?还有谁有不一样的方法?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活动延伸:区域活动:数学区活动中让幼儿自由探究如何用各种小图形拼成梯形。活动反思:学是幼儿对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进展以及思想品德的养成的主要途径.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地教学设计.梯形对中班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因为现在的家长也很重视这方面的教育,但是幼儿对体型的认识可能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