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众数》教学设计《众数》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79页的例2和”练一练”与相关练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初步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能解释平均数和众数的实际含义,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征,体会不同统计量的特点。过程与方法:1、通过与先前统计知识平均数的对比,认识众数。2、让学生参加观察分析、合作探究、联系生活中理解众数。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育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教学难点: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征,体会不同统计量的特点。一、制造冲突,认识众数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老师谈话引入并出示。招聘启示因公司扩大规模,现需招聘若干名员工。本公司待遇优厚,月平均工资2500元,机不可失,欢迎应聘。远东公司人事部小王工作一个月后,发现实际领到的工资只有1500元,他觉得自己被骗了,于是去找人事部门理论,人事部门向他出示了这个月工资单。远东公司月工资单(单位:元)2、观察讨论沟通并汇报①这家公司是招聘启示是骗人的吗?②大部分员工工资都是1000多,为什么平均工资会是2500元呢?③用平均工资2500元来代表该公司大部分员工的工资水平合适吗?老师此时总结:平均数虽然是最常用的一个代表值。计算时它充分利用了全部数据的信息,但易受极端值的影响。当数据中有极端值时,平均数的代表性较差。④那用多少元能代表该公司大部分员工的工资水平呢?1500元在这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在数学上我们就称1500元是这一组数据的众数。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有关众数的的知识、(板书:众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数)3、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众数呢?(学生自由的说,老师归纳: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再次板书:众数)4、那1500元能代表员工A的工资吗?能代表员工B的成绩吗?那他代表的是谁的工资呀?(板书:多数水平)5、看了刚才的招聘启示,老师总觉得有些迷惑人。那你能不能重新设计一个,能够反映大多数员工工资水平的一则招聘启示呢?二、联系情景,理解众数1、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样一个问题,出示例2生物小组的同学们每人都用20粒黄豆种子做发芽试验,试验结果如下:①观察上面的统计表,你获得了那些信息?②请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的众数。并说说在这一组数据中,平均数和众数各表示什么意义?③那你认为用什么数来表示这批种子的发芽状况比较合适呢?为什么?④和刚才工资单比较,通常我们在什么情况下,选用众数来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呢?2、已经学习了众数,并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用众数,你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能找出一组数据中的众数吗?指导完成”练一练”第1题。六年级一班第一小组同学的年龄分别是12岁、13岁、12岁、12岁、13岁、13岁、14岁、13岁、14岁、15岁。你能找出这组年龄的众数吗?师:小结一下:同学们,从刚才的练习中,我们知道了在一组数据中,有可能只有一个众数,也有可能有2个或者更多的众数,也有可能一个众数也没有。三、联系生活,应用众数,1、我们已经了解了这么多众数知识,那你们知道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了众数吗?2、601班4名同学竞选班长,以下是他们的得票情况表:假如你是601班的班主任,班长应该是谁是呢?为什么?3、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题。假如你是这家鞋店的经理,你会怎样进货?为什么?4、请你读一读生活中的数学。同学们去商场买过衣服吗?你知道休闲类服装的”均码”是什么意思吗?均码一般是根据的平均身高、胸围等数据确定的统一商品型号,与多数人的型号接近,所以均码里蕴涵着平均数和众数的原理。5、选一选,请同学们分析、推断,看看使用哪一个统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计量比较合适?(选做)①期末考试质量分析。②面包店店主最关怀哪种面包销售量最好。③表示同学们最喜爱的动画片。四、全课总结,完善认识1、今日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说说你们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