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全市第20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方案2024年3月3日是第20次全国“爱耳日”,根据中国残联等12部门《关于开展第20次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的通知,制定本方案。一、背景我市持证残疾人有19.4万,有听力残疾的1.19万,其中0-17岁的听力残疾儿童有931人,且听障儿童每年都在新增。儿童期是听觉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听力残疾导致儿童言语发育障碍并影响其情感、心理和社会交往等能力进展,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及时发现并实行有效干预措施和康复训练,能使绝大多数听力残疾儿童显著改善功能,与健听儿童一样上学、就业,从而有效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党中央、国务院对残疾儿童格外关怀、格外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202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要求为包括听力残疾儿童在内的符合条件的各类残疾儿童接受基本康复服务提供制度化保障。我市也印发了《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实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施意见》将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的年龄扩大到了法定年龄阶段,并对在定点机构集中康复训练的0-9岁听力残疾儿童给予送训生活补助。二、活动主题“关爱听力健康,落实国家救助制度”。三、时间安排2024年3月3日,各地根据活动内容可酌情安排活动时间。四、宣传重点(一)宣传爱耳、护耳知识和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服务保障制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宣传我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政策。(二)宣传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手段、措施,推动建立健全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体系。(三)宣传耳科及听力保健科学知识,增强民众爱耳护耳意识;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全面营造关爱、帮助听力残疾儿童制造健康成长、平等进展的社会环境。五、活动形式(一)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短信、微信、微博等传播渠道的作用,多渠道发布“爱耳日”活动消息和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相关政策内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二)组织发动专业机构、学术团体、康复机构、助听器验配机构等,通过举办专题培训、讲座,发放科普资料,开展咨询、义诊等形式,向公众普及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和听力残疾儿童预防与康复知识,为听力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三)组织听力预防知识进学校、进社区活动,特别要做好围孕围产期妇女、儿童、青少年等群体的宣传教育工作。六、工作要求(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责任。各县(市、区)政府残工委要加强活动的组织领导,制定活动方案,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专题部署。残联部门:负责活动的牵头、协调工作,编印有关宣传资料,做好保障服务工作。教育部门:负责组织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和听力残疾预防知识进校园活动;组织特别教育学校开展“爱耳日”安全教育专题活动。民政部门:负责组织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和听力残疾预防知识进社区活动,指导开展义工团队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卫健部门:做好耳聋基因筛查,加强围孕围产妇女和儿童的筛查、诊断;组织医疗机构开展“爱耳日”宣传教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育活动;配合和支持听力残疾预防知识进社区、进校园活动。新闻出版广电部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爱耳日”活动的宣传工作。生态环境部门:开展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噪声监测,加强噪声污染的防治。工业和信息化部门:结合部门职能,围绕“爱耳日”主题做好配合工作。团委、妇联等部门:发挥自身优势,配合做好听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和听力残疾预防知识进社区、进校园活动,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手拉手”等助残活动。(二)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各县(市、区)、各成员单位要增强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新活动形式推动《国务院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和省、市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促进纳入市政府2024年为民所办实事“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的顺利实施。(三)及时做好活动总结。各县(市、区)、各成员单位要及时收集整理本地区、本部门“残疾预防日”宣传教育活动开展情况,仔细做好总结,将活动总结及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于2024年3月6日前报送市政府残工委秘书处。邮箱:,电话来源下载后可任意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