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故乡是北京》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故乡是北京》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1教材分析: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各族人民衷心仰慕的圣地。而生长在北京的人们则对这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现代化城市具有深厚的感情。《故乡是北京》这首歌曲正是倾吐了生长于北京的人们对乡土怀恋的情绪。歌曲既描述了北京古城的传统景物(如天坛、北海、卢沟桥等),也展现了现代都市的风貌(如高楼大厦、旋转厅、电子街的机房等)。但歌曲更以最普通而又最富代表性的食物——四合院和油条、豆浆、家常饼,来触发积淀于心中的乡情,使人感到情真意切,朴实而贴近生活。歌曲的旋律吸取了京剧和京韵大鼓的音乐素材,给予了歌曲浓郁、鲜亮的地方色彩。教学目标:★从倾听歌曲《故乡是北京》中,感受祖国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进一步激发我们对祖国的赞美和热爱。★体验歌曲浓郁、鲜亮的地方色彩,了解“戏歌”的艺术特点。★辨别西洋乐器与民族乐器。教学内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欣赏:《故乡是北京》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音乐游戏:1、听音乐拍节奏。2、听辨五种铜管乐器音色特点。3、说出五种乐器的共同点。三、欣赏《故乡是北京》1、欣赏京剧片段,辨别京胡和二胡两种乐器。2、初听歌曲《故乡是北京》,思考:与刚才所听京剧有何关联?(1)体验京腔京韵,学唱“京腔京韵自多情”这句旋律。(2)京胡伴奏(3)现代乐队3、复听。思考:(1)歌曲中都描写了北京哪些地方?a.中国古代建筑,体现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下载后可任意编辑b.现代建筑,体现北京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2)为什么作者走遍了大江南北他还是最爱北京呢?(3)作者怎样在歌曲中描述对北京的怀念之情呢?(4)讲解什么是戏歌。四、总结:(1)请学生讲述去北京游玩的故事。(2)集体演唱《北京欢迎你》。《故乡是北京》四年级语文教学教案2学生分析:这首诗歌的内容难度不大,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就可以感受到北京的美,体会作者热爱北京的情感。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体会诗人对北京的热爱。设计理念:1、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老师要时刻本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原则,引导学生自读自悟。2、本课课文是诗歌,通俗易懂,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注意让学生感悟通过朗读体会诗人对北京的热爱。3、在教学中应特别重视指导学生朗读,以读促思,以读促情。教学目标:1、知道作者是怎样赞颂北京的,感受作者爱家乡、爱北京的深厚感情。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知道北京是一个古老文明又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国际化大都市,产生热爱北京的情感。教学难点:感受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强烈的热爱故乡北京的感情。一、导入同学们,听,这首歌你们熟悉吗?对,我们的课文就来源于这首歌的歌词,在作者的笔下,漂亮的北京已经变成了一首动听的歌,让我们在歌声中再次朗读这首诗。二、整体感知,学习课文再次朗读课文,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呢?三、深化学习课文你是从哪里看出他爱北京的?请大家默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画出来,一会儿我们来沟通。(一)第一小节(1)读相关的句子。(2)根据相关词语说说自己的理解。(3)再读句子(4)带着这样的感情读第二小节。(二)学习第二、三小节的内容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谁能读出“我”对北京的这种喜爱之情呢?2、出示:不说那……唱不够……道不尽……只看那紫藤、古槐、四合院,便觉得甜丝丝、脆生生、京腔京韵自多情。请你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3、谁能介绍一下这些地方?4、这些地方真的是北京的千年文化的积淀。而作者却说只看那紫藤、古槐、四合院,便觉得甜丝丝、脆生生、京腔京韵自多情。6、无论是名胜古迹还是街头巷尾,他都是那么的热爱。你们能把这种故乡的情感读出来吗?7、不说那……唱不够……道不尽……单想那油条、豆浆、家常饼便觉得细悠悠、密茸茸、甘美芬芳故乡情。谁来谈谈你们是怎样理解作者的这句话的?这样的感情应该怎样读出来?8、再来读最后一小节,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要重复地写一段话?9、请你带着对课文感情的理解和自己对北京的喜爱再次朗读这首诗并背诵。10、齐背课文11、把你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