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好朋友》含反思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好朋友》含反思1活动目标:在学会演唱的基础上,创编歌曲,体验创编的乐趣。活动准备:引导幼儿认真参观花灯展,认识各种花灯,了解它们的名称,寻找自己最喜爱的灯。活动过程:1、回忆歌曲《大家来看灯》2、引导幼儿回忆花灯展,讲讲自己最喜爱哪些花灯,为什么。3、提问:大家来看灯,看到了哪些灯?4、幼儿讨论。5、请幼儿回答。6、请幼儿试着把歌词中花灯名改成自己喜爱的花灯,并唱一唱。7、小组演唱。8、找好伙伴演唱,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延伸:将自己创编的歌曲快速、连贯的唱给家人听。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活动反思:这是一节音乐欣赏,幼儿需要理解歌词内容,感受歌曲的欢乐,并能够欢乐的学会歌唱。平常孩子们见到花灯的几率不高,所以在学习这课之前我就对孩子们布置要求去街上看花灯,可以的话自己也可以买个花灯回家玩一玩。在上社会课时拎出元宵节,让幼儿知道元宵节的来历。所以在进行这课时时,孩子们已经非常了解。已经可以知道并报出许多花灯的名字。比如:“兔子灯,荷花灯等等”花灯名。所以这课进行的很顺利,孩子们掌握了歌词,在钢琴伴奏的同时孩子们渐渐的学会这首歌曲,并且能够愉快的歌唱。第一段,我教授歌词。第二段,有意让幼儿进行创编,把原先的花灯改换自己喜爱的花灯,孩子们很有乐趣有:“小马灯、小羊灯、母鸡灯”各色的花灯,闻所未闻但这些都是孩子们的想象,还是让我感觉很高心。短短的一首歌孩子们很快就学会了,下课了,孩子们扔饶有兴致的在唱着:“小哥哥呀小姐姐呀……”课后我也进行了延伸:比如元宵做花灯、吃汤圆。让孩子们体验自己做元宵的欢乐。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好朋友》含反思2一、活动目标1.通过身体动作,设计各种雕塑造型,在音乐伴奏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下大胆创编,进展动作协调性和空间知觉。2.培育对雕塑作品的欣赏能力及生活中常见艺术作品的兴趣。3.体验共同游戏的欢乐,进展合作能力。二、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对雕塑有初步的感知。2.物质准备:雕塑图片、音乐。三、活动过程(一)通过提问,激发兴趣老师引:你们知道什么是雕塑吗?你在哪里看见过雕塑?那是什么样的雕塑?(二)出示图片,欣赏雕塑1.我这里有两座雕塑图片,看看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2.请幼儿模仿雕塑的造型,理解雕塑含义。3.:每种雕塑都代表一种含义,有的表示运动,有的表示游戏,有的表示学习。(三)激发思维,设计造型1.老师示范引导幼儿倾听音乐,观察音乐游戏规则:行进音乐用小碎步跑动,长音出现时摆出雕塑造型,每次造型均不同。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请幼儿设计独立雕塑造型,并解释其含义。3.全体幼儿进行独立雕塑造型游戏。(四)合作游戏,深化感知1.老师引导幼儿合作进行游戏1:双人“连接”组合造型。2.老师引导幼儿合作进行游戏2:双人进行“镂空”组合造型。3.老师引导幼儿合作进行游戏3:尝试三人、五人等多人合作的组合造型。通过不断增难度的合作游戏,感受感受两人或多人连接、镂空造型的雕塑美及合作表现同一主题的欢乐。(五)全体合作,感受欢乐老师引导全体幼儿共同合作,表现“好朋友”的主题感受制造、合作、团结的欢乐。四、活动延伸创编跑动动作。大班音乐优秀教案《好朋友》含反思3活动目的:1、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归纳整理歌词,并能用体态动作制造性地表现.2、用欢快活泼的情感演唱歌曲,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并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正确唱法.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活动准备:1、活动背景图一幅,节奏谱二张,图谱一张.2、符号标志若干,《郊游》、《欢乐颂》磁带,录音机。3、幼儿人手一份图谱。活动过程:一、律动进室。幼儿在《郊游》歌声中欢快的边动作边进入。二、练声、节奏型练习。引导幼儿看节奏谱,模仿动物叫声:①/吱吱吱吱/吱吱吱吱②/游游游游/游游游三、引出主题,并理解歌词内容。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①师清唱,边唱边指图谱。②提问:a、听了刚才那首歌,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幼儿回答,师指图谱)b、解释脚印:因为我们大家多么欢乐,又唱歌来又舞蹈,所以留下了一些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