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5篇1.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移”、“渚”等5个二类生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主要内容。2、培育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朗读能力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淡淡的哀愁。教学重点:通过品词赏句,了解诗歌主要内容。教学难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析感悟,了解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哀愁。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你们了解孟浩然吗?(生介绍自己了解到的资料)2、今日,我们又将学习孟浩然的一首诗,板书课题,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齐读课题。3、释题: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4、师小结:对,这首诗就是描写的作者在建德江边看到的景色。究竟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们听老师吟诵这首古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新词。1、闭眼,师配乐吟诵全诗。2、整体感知:你们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生谈,师相机在黑板上板画)3、自己读读吗?来,打开书,自己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生自读)4、生字都读准了吗?(开火车读带拼音的生字——去掉拼音,男女生赛读)5、谁有勇气把整首诗读给咱们听听?(指名)三、明诗意,悟诗情1、整首诗中,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呢?(生质疑)2、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疑惑,现在小组里讨论讨论,看看你能解决哪个问题?(四人小组沟通)3、反馈4、指导吟诵全诗(吟诵竞赛)——相机指导背诵四、总结1、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诗中描写的情景。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师小结五、布置练习1、搜集有关孟浩然的其他诗歌2、为《宿建德江》配画。板书设计: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2.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古诗词三首》教案教学目的:1、认识5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在自学的基础上,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诗的内容。3、背诵并用自己的话说出这首诗的意思。教学重点:1、理解词句,明确内容。2、体会作者表达的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充满忧愁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和想象,感悟诗的内容和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欣赏古诗,揭示课题同学们,喜爱古诗吗?想必大家平常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背首古诗给大家听听?同学们的诵读让我们感受到古朴的美。今日,我们来学习一首新诗《宿建德江》,让我们通过学习再次感受诗的美好意境吧!(板书:宿建德江)我们一起读一读。(齐读)。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谁留宿建德江?孟浩然留宿建德江。板书:(孟浩然)这首诗就是孟浩然仕途受挫后,南下经过建德江时写下的一首诗。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1、自读古诗现在请大家看课文,自由地把这首诗多读几遍,借助课后的拼音把生字读准、读好。自由读《宿建德江》(学生自由读古诗,按自己的节奏和速度读)2、教学生字课件出示古诗,指名读诗,读准生字,强调字音。在古诗中大家都能读好这些生字,我们去掉古诗的语境,你还能读准这些生字吗?3、再读古诗:请同学们再自己读一读诗,这次请注意把诗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自读)来,你来读一读,你再来读一读(指名读)他读得真不错,那我们向他学习,大家齐读《宿建德江》。三、入境悟情体验升华1、同学们朗读也激起了老师读诗的欲望,下面我也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给大家读一遍这首诗。老师范读,同学闭目想象你看到了什么?(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刚才同学们描述的画面又给你留下的什么印象和感觉?(孤独、沧桑、凄凉)(让学生看板书)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把这种感觉读到诗的字里行间。(齐读)2、读着读着,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愁)找得真准,看来你已经走进诗人心中了。(板书)来,一起把这行诗来读一读。3、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思乡之愁)你怎么知道他是思乡之愁呢?从诗中哪一个字看出来的?(客)客是指谁?(诗人)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是因为此时他身处异乡。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王维的那首诗吗?“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