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练习题及答案VIP免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练习题及答案_第1页
1/11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练习题及答案_第2页
2/11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练习题及答案_第3页
3/11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练习题及答案【篇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练习题及答案1.看拼音写词语。mányuànlíbāwǔyuèyíhànmótiāndàshà()()()()()2.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意思。(1)一片孤城万仞山()(2)渭城朝雨浥轻尘()(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4)五千仞岳上摩天()(5)南望王师又一年()3.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体会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填空。(1)《凉州词》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戍守边关士兵的思乡之情。(2)《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3)《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作者是_____代的____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作者对“遗民”的同情以及对南宋朝廷的失望。5.诗词鉴赏。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下列各项中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下载后可任意编辑)。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边塞秋天的景象与江南一带的不同。B.“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边将士对家乡的思念之情。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然寒冷,但有羌管奏鸣,生活很有情趣并不艰苦。(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是范仲淹的名句,说说你更喜爱哪一句,并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埋怨篱笆五岳遗憾摩天大厦2.(1)形容极高(2)湿润、沾湿(3)快要天亮(4)碰到天下载后可任意编辑(5)南宋朝廷的军队3.(1)黄河好像从白云之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立在高山中。这两句展示了边塞宽阔壮观的风光。(2)源远流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向大海,雄伟耸立的的华山送入云霄触及青天。这两句一纵一横,鲜亮地展现了中国北方的雄伟壮阔。4.(1)唐;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2)唐;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3)宋;陆游;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5.(1)D(2)答案示例一:喜爱前一句。这个词句通过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将士们戍边的艰辛和他们因为功业未立,归期无计又非常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示例二:喜爱后一句。这一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抒写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忧乐观,千百年来,激励了无数的仁人志士为国家效命,为人民效力。(符合文意即可)【篇二】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练习题及答案一、关于《从军行》,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下载后可任意编辑A.前两句描写壮阔悲凉的环境,直接抒发了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B.“孤城遥望玉门关”中的玉门关,是一座军事要塞。C.“黄沙百战穿金甲”中的“百战”是虚数。D.本诗的结尾没有体现出悲伤的情调。二、根据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完成练习。1.根据意思写诗句。(1)满怀希望地望着江南,希望南宋军队收复失地,如此又一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三万里长的大河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华山高耸接青天。北宋的遗民对着这样的河山也只能难过欲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对诗句的理解完成练习。(1)前两句诗中的“_________入”字表现出黄河的生气,“_________摩”字突出山的高峻;从第三句的“___...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九课《古诗三首》练习题及答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