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普通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真题含答案解析C卷1.俄罗斯科学院物理学研究所太阳X射线天文学实验室专家发现2021年5月22日至23日太阳表面共发生17次太阳耀斑(见下图),并预计25日开始,地球将遭遇三天磁暴。据此回答3~4题。3.太阳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A.光球层B.色球层(正确答案)C.日冕层D.亮度最低的层次答案解析:太阳耀斑发生在太阳大气的色球层上。故选B。2.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开幕,一则穿越3.2亿km的祝福“从天而降”!此前,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搭乘“天问一号”着陆火星,与“祝融号”火星车一起同框合影。如今,“天问一号”探测器、五星红旗与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会徽太空同框自拍。据此回答1~2题。1.从天体类型来看,“天问一号”环绕器在绕火星飞行时属于()。A.行星B.卫星(正确答案)C.恒星D.彗星答案解析:“天问一号”环绕器绕着行星——火星公转,成为火星的卫星,B正确。故选B。3.当发生磁暴时,地球上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南极附近出现强烈的极光(正确答案)B.我国东部出现大范围干旱C.全球太阳辐射大幅度增强D.南亚发生新冠肺炎疫情答案解析:太阳表面活动时辐射出的带电粒子形成的电流冲击地球磁场,引发地磁扰动现象,被称为磁暴现象。而极光是带电粒子受地磁场引导带进地球大气层,并与高层大气中的原子碰撞造成的发光现象。因此磁暴发生时,南极可能会出现强烈的极光。故选A。4.下图为“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深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下列关于这两种地震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传播速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B.在地球内部横波传播速度变化幅度小于纵波C.在岩石圈内横波与纵波的变化具有同步性(正确答案)D.纵波受物态变化的影响大于横波答案解析:据图可知,横波和纵波都不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A错误;在地球内部,横波传播速度变化幅度有时会大于纵波,B错误;在岩石圈内横波与纵波的变化具有同步性,C正确;纵波受物态变化的影响小于横波,D错误。故选C。5.人们发现,当火星、地球及太阳三者处于某个相对位置时,“天问一号”无法向地球传输遥测数据,该位置是()。A.太阳、火星的连线与太阳与地球的连线相垂直B.太阳、火星和地球大致同一直线,地球位于中间C.太阳、火星和地球大致同一直线,火星位于中间D.太阳、火星和地球大致同一直线,太阳位于中间(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当地球、火星逐渐运行至太阳的两侧且三者近乎处于一条直线上,太阳电磁辐射干扰增强,“天问一号”和地球之间的“器地通信”受到干扰,出现不稳定甚至中断,D正确。故选D。6.棉花堡,从平原上200m高的岩石中流出的泉水和水中的矿物形成了帕姆卡莱(土耳其语中意为“棉花宫殿”)这一特殊地貌,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7~8题。该矿物最可能是()。A.氯化钠B.碳酸钙(正确答案)C.石英D.云母答案解析:棉花堡是由碳酸钙沉积而成的,则水中的矿物最可能是碳酸钙。故选B。7.更容易使放置在桌子上的瓶子摔倒的地震波是()。A.纵波B.横波C.先纵波后横波D.纵波与横波同时作用(正确答案)答案解析:当纵波与横波同时作用时,更容易让一只放置在桌子上的瓶子摔倒,D正确。故选D。8.成语“蜀犬吠日”出自唐代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后用“蜀犬吠日”比“大气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9~10题。与“庸、蜀之南,恒雨少日”相对应的是()。A.①多、②少(正确答案)B.②多、④少C.③多、④多D.①少、③少答案解析:庸、蜀位于四川一带,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晴天较少,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量较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较少,即①多、②少。故选A。9.该地貌的形成类似于()。A.黄土地貌B.海滨地貌C.喀斯特地貌(正确答案)D.丹霞地貌答案解析:帕姆卡莱地貌形成的作用属于流水沉积作用,喀斯特地貌中的石笋等也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因此帕姆卡莱地貌的形成类似于喀斯特地貌。故选C。10.下图示意亚洲东部某区域的等压线分布(单位:hPa)。据此回答11~12题。.图中各城市此时风向以西风为主的是()。A.乌兰巴托、东京(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