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心得体会(5篇)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心得体会第篇:雨纷纷,那透明如绣花针的细雨斜斜地交织着,给嫩绿的世界笼上层薄薄的雨露。切是那么的漂亮,生机勃勃让人燃起生的希望,我们的中国志愿军个个昂首,为友谊而战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是志愿军们用那坚实身躯挡住了那如雨般的子弹。是朝鲜人民雪中送炭为了志愿军们和敌人同归于尽……他们都是亲人啊!当敌人狞笑着,步步逼近他们时,那浅浅的绿色却闻风不动,坚守阵地,宁可同归于尽,玉石俱碎也要背水战!夜幕降临,四处片的寂静,志愿军们浑身充满了戒备的味道,“杀――――!”响亮的喊声在夜色中远远地传开来,冲破云霄。敌军被这突如其来的战争而吓得气概折了半截领头军痛苦地呻吟声,倒在地上滚来滚去,身子痛楚地缩成团...生气的朝鲜士兵和志愿军们举着枪拼了命的拼杀,子弹没了,上刺刀,手都麻了眼也红了!有的赤手空拳也能迎战!敌军的叫声凄惨得哪怕老虎听了也掉眼泪!大家定以为俘虏就是会被虐杀,可是啊,周总理却亲自批示:“要加强战俘的营养,实行急救措施!”于是,高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级军医从中国的各地来到了碧潼,还在这里建设起了专门的战俘总医院,救活了数不清的人。我军有次俘获了名美军飞行员,医生发现他受了重伤,急需输血,于是以最快速度把他送到战俘总医院。总医院赶紧从国内调运血浆,有些中国志愿军还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并且救活了这名美军飞行员。俘管处特别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宗教习惯,使战俘们能过圣诞节、感恩节,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开斋节等等。尤其是过圣诞节和春节的时候,连几天战俘营都处在节日气氛之中,当俘虏的亲属知道后都不停地感谢着中国军人。看看,这就是中国人的肚量。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伟大又坚强!雨越下越小,我静静地听着雨的结尾曲,坟前的嫩绿取代了荒凉,绿色的藤缠络着大理石,路上行人的表情有的庄严,有的看到了生机而微笑着。是啊,我真骄傲我是个中国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心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得体会第二篇:烈士冉绪碧和陈曾吉的家人是幸运的,他们珍藏着烈士留下的遗物,可以睹物思人,寄予哀思。个木制算盘,盏桐油灯,个简易木制书箱,3件由家人捐赠的冉绪碧烈士的遗物,如今静静地“躺”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的展柜中。家住湖北省利川市柏杨坝镇龙兴村的冉方章,是冉绪碧的侄子。“家里老人都说,假如叔叔活着,定是家里最有文化的人。爷爷早就有交代,定要保管好叔叔的这3件遗物。”冉方章说,听父辈讲,叔叔冉绪碧从小就展现出很高的天资和学习热情。为支持他读书,在那个节衣缩食的年代,爷爷冉启基只好让其他3个孩子辍学,全力供小儿子冉绪碧读到了五年级,并为他购置了学算数用的算盘。为了读书,冉绪碧早出晚归,每天都要跋涉四五里山路。为了让冉绪碧好好学习,冉启基还咬牙用12斤玉米换了盏桐油灯,供冉绪碧晚上学习使用。渐渐地,私塾教育已经满足不了冉绪碧对知识的渴望。冉启基又用60斤玉米当学费为冉绪碧请了位教书先生。为了便于保存学习书籍和用品,冉启基特意请木匠师傅为小儿子手工制作了个书箱。3件学习用品,浓缩了父亲为支持冉绪碧读书改变命运的希冀,也见证了这个乡村少年的思想启蒙。为了追寻革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命理想,冉绪碧放下书箱,扛起钢枪,并奉献了自己的全部。1951年4月22日,志愿军第20军60师180团战士冉绪碧,光荣牺牲。陈曾吉烈士留给家人的遗物,是他的张黑白照片。照片里的小战士身着军装,手握钢枪,英姿飒爽。1930年5月,陈曾吉出生于吉林省延吉市长安镇磨盘村,兄弟四人中,他排行老大。1947年,时年17岁的陈曾吉响应号召,主动报名参军。1950年,陈曾吉随部队入朝作战。那年7月,身为班长的陈曾吉在朝鲜江原道与敌作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0岁。家人得知这消息、收到陈曾吉的烈士证时,已是1955年。和烈士证起送来的,还有张陈曾吉的军装照片,这也是他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