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小鸟和守林老人》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鸟和守林老人之间纯洁的友情。3、引导学生朗读,将朗读与感悟结合起来。4、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段进行品读、讨论沟通、畅谈感悟。5、感受小鸟与守林老人之间的纯洁友情。激发对动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难点:1、抓住重点句进行品读、感悟。体会小鸟对老人的信赖,与老人之间的纯洁友情。2、引导反复朗读,读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小鸟,大家都很熟悉吧,可是你们知道吗?鸟儿和人一样,也有着丰富的情感。今日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走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进一场特别的“告辞会”,地点就在山林中。2、配乐讲述这场特别的“告辞会”。听到这里,同学们有什么想问的?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小鸟和守林老人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读这篇课文,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指名回答。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1.找出自己喜爱的句子细细品读,并说出原因。2.指名朗读第1~2自然段,师生评议。3.讨论沟通:鸟儿们对老人的初次到来有何表现?为什么会感到惊诧?(板书:惊诧)4.鸟儿们从哪些方面表现惊诧,他们在争论些什么?鸟儿们对老人的态度仅仅只是感到惊诧吗?后来有没有发生转变呢?5.学习第3~8自然段★指名读第三自然段,a.分析比方句b.指导朗读,读出对老人的信赖之情。(板书:信赖)★齐读第四、五自然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a.找出令你感动的地方b.分析比方句c.抓住动词理解、感悟d.指导朗读,读出对老人的敬佩之情。★分组竞赛读第六、七、八自然段A.思考:鸟儿们对老人的态度仅仅只是信赖吗?b.分析比方句c.指导朗读,读出对老人的喜爱、尊敬。(板书:喜爱)过渡:老人跟鸟儿们的故事仅仅只是这些吗?6.学习第10~14自然段☆齐读第10自然段,分析修辞手法以及它在文中的作用。过渡:是啊!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可是有一天,他的孩子们来接他回家了,老人终究是要离开鸟儿们的,他们为老人送别的场面感人吗?感动你的是哪些细节呢?☆默读11~14自然段,找出令你感动的细节,细细品读,写出感受。指导朗读并试着背诵12~14自然段。(板书:依恋)四、升华主题、拓展文本假如你就是这无数鸟儿中的一员,你在盘旋,你在哀鸣,告诉老师在你的一举一动中,包含着怎样的情感?篇二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小鸟和守林老人》是教科版九年义务教材三年级下册新入选的一篇课文。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我实行朗读---品味---感悟法,目的是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朗读品味,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能积极体现“新课标”提倡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并重的教学理念。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这个充满童趣的故事,语言朴素,通过描写一位守林老人,为保护树林与鸟儿,在森林中安家,赢得了鸟儿们的信赖、喜爱和尊重的故事。赞美了守林老人对树林、小鸟及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歌颂了小鸟和守林老人之间因信任而产生的纯洁友情表达了作者期待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2、学生分析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敢想,善于模仿,外界的任何新奇事物都令他们感兴趣,但他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因此,许多同学大都知道一味的接受“爱”,而不懂得如何感谢“爱”,更别说去回报“爱”了。让学生知道守林老人对树林、小鸟及大自然无比热爱的情感。感受小鸟和守林老人之间因信任而产生的纯洁友情,从而树立正确的价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值观和人生观。3、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说明:叶圣陶老先生很早就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所以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正确的学法指导才是教学的关键所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