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初中七年级《奇妙的纳米》课件【三篇】【篇一】初中七年级《奇妙的纳米》课件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语句,有目的地筛选信息,了解纳米的有关知识。2.体会深化浅出地介绍科学知识的方法。3.培育正确的科学观念。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语句,把握说明重点。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课题解读:文章题为《奇妙的纳米》,是一篇介绍纳米和纳米技术的文章,突出的是纳米的奇妙。(作者以大胆的想象,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纳米技术的奇妙,展示出纳米技术在应用上的美好前景。文章的内容重点突出“奇妙”,什么叫“奇妙”?词典上解释为特别高超和出奇。那么纳米技术能称得上“奇妙”吗?作者大胆的想象描述了未来的外科手术和生活中种种奇妙的现象,外科手术居然不用手术刀,不流血,病人动手术不再有痛苦,这是不是“奇妙”?纱窗会根据人的需要自动送入新奇的空气,杯子掉在地上不但不坏而且还会蹦起来,让人们捡时不弯腰,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电视机可以印在墙上,这是不是“奇妙”?作者举出实例并加以形象的描述,用事实来体现“奇妙”,确实让人认识到了纳米技术在讨论应用上的价值。)三.内容讲解:文章主要讲了下面几个问题:(1)什么是纳米?(2)什么是纳米技术?(3)它的奇妙体现在哪些方面?(4)纳米技术对人类社会进展有什么好处?文章可以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1—11段):以外科手术为例,展示纳米医学技术的奇妙功能,这一部分写得最为生动形象,大有先声夺人之势,篇幅也最长,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1—3段):作者是以常规外科手术的情景作铺垫,指出其流血、痛苦,恢复缓慢的弊端,并提出了不用麻醉剂,没有手术刀等条件下,如何进行切除脑垂体瘤的问题。第二层(4—8段):描写用纳米医学技术切除脑垂体瘤的手术情景,突出了手术的舒适,简便安全以及良好效果。第三层(9—11段):交代“不流血外科手术”的进行原理及不流血、无痛苦、痊愈快的奇妙功能,主要内容是介绍纳米机器人的工作过程。第二部分(12—14段):由纳米机器人引出对纳米,纳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米技术等知识的解说。这一部分是知识性的部分,是全文的基础和核心。第三部分(15—17段):列举外科手术之外的种种例子,展望纳米技术宽阔的应用前景。这一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延伸和拓展。第四部分(18段):总结全文,作者分析了纳米科学进展的状况,预测纳米时代到来“只有几年之遥”,并提出“纳米技术”才真正是彻底改变人类生活和思想的冲击力的“科技”。三.结构图示【篇二】初中七年级《奇妙的纳米》课件[教学目标]1.理清作者思路,掌握文章主要内容。2.了解科普文特点,体会科学小品文准确、形象生动的语言风格。3.探究认识文物的规律,树立科学的探究观。[教学重点]抓关键句子,理清文章结构及内容。[教学难点]一懂得认识事物都有一个由现象到本质,再指导现实的过程。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教学安排]1.两课时完成,课前由学生收集有关蚜虫的资料,以备沟通。2.学生自主探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时用抓重点句的方法进行。3.初步懂得科普文的语言特点。4.课内课外相结合,扩展开拓学生的视野。[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作者简介:仇春霖,当代作家,教授。(笔名舸夫等,1930年生,江苏省盐城人。50年代初开始业余创作,既写杂文、寓言,也写科学小品文和文艺理论。出版的寓言集有《无花果》《猴子刺虎》、《帆和舵》等,一些作品被改编,制成动画片。)二、题目解说:“甘露”本是一种蚜虫排泄出的颜色发白并含有糖份的排泄物,并不稀罕。而“秘密”则给“甘露”批上了奇妙的面纱。题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揭示事理。有谁知道古代帝王为了求得长生不老,除了炼制丹药之外,还有那些方法?[请学生自由发言,目的在于检查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老师应从认识事物的规律入手,科学而灵活地引导]三、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整体感知①学生自由大声朗读、抓关键词句、初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②沟通合作:本文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发言中极易找到第4自然段这句话:“说起来实在可笑,它不过是一种蚜虫的排泄物。”老师应指导学生准确而有目的地筛选信息并进行整合,最后概括得出:甘露是一种蚜虫...